俞敏洪老骥伏枥,董宇辉爆火出圈:新东方的方法可以复制吗?

更新时间: 2022-07-12 11:13:20 点击数:

前有刘畊宏、王心凌,后有新东方的董宇辉,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密码似乎总在快速更迭。下一个顶流是谁,下一个爆款是什么,无人知晓,但总有人在厚积薄发、脱颖而出。

一夜爆红的董宇辉:所有一鸣惊人背后,都是厚积薄发

近日东方甄选直播间爆火,主播董宇辉被网友称为“中关村周杰伦”“知识区主播”,沉寂已久的新东方以崭新的面貌声势浩大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新东方的成功并非无迹可寻。2021年11月7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开启了自己的首次直播带货,但首场之后的直播间在当时却鲜有人问津,如今的爆火离不开近期有利的背景条件。过去的头部主播纷纷淡出大众视野,平台亟需新的流量主播填补空缺,也愿意提供曝光度实现共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偏偏是新东方成了新的“流量之王”,其原因在于,无论是董宇辉还是俞敏洪,他们都意识到,积极转型才是把握机会、冲出重围的终极密码。

有人说,董宇辉在新东方教了八年英语,教过五十多万名学生,最后还是向世俗和金钱低头,走向直播卖货的道路。其实不然。他在带货过程中从不轻视知识输出,最终成果证明,知识和直播模式的创新结合是顺应市场和时代的明智之举。

董宇辉的双语直播和出口成章是其最大特色,他随口用“美好的就如山泉、就如明月,就如穿过峡谷的风,就如仲夏夜的梦”来形容商品;他介绍铁锅,“是妈妈的手,父亲忧愁的面容,是老人盼游子回家的心”;他说食物串联人生,火腿是风的味道,是盐的味道,是大自然的魔法……

而唯有长期文化积淀方能做到今日字字珠玑,这正体现了他在低谷期也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职场竞争力。从教师到主播,董宇辉成功实现了个人转型。

▲图片来源:网络

适时转型:一条可复制的逆袭之路

随着董宇辉“知识型”带货火出圈,“东方甄选”粉丝量急速增长,直播间销售量剧增,新东方在线的股价也直线飙升。数据显示,6月8日,“东方甄选”粉丝数突破100万;此后短短8天时间内,该账号粉丝数已突破千万;截至7月6日,其粉丝数已超过2100万。在6月10日至6月16日的5个交易日内,新东方在线的股价累计涨幅超500%。

“双减”政策发布之后,教培行业陷入寒冬,许多教培巨头经营困难,被迫离场。新东方也没能避过这场风波,但俞敏洪老骥伏枥,并未完全放弃,而是一直致力于寻求转型的机会。从教培转型到直播,俞敏洪又决定选择受政策大力支持的助农赛道并最终熬出头,由此可见,企业要适时转型,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如何留住和吸引“董宇辉们”?

除了转型决策之外,俞敏洪对人资关系的处理也是其成功的一大重点。

5月,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上发文回顾新东方的发展历程,自认为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也曾流失过罗永浩这样的名师。俞敏洪反思称,在互联网把老师们的能力不断放大的时候,新东方没有给这些老师匹配上更好的激励措施,没有把他们和自己从雇佣变成合作关系。激励措施不够到位,从而导致了重要人才流失。

而如今,随着东方甄选的直播间爆火,俞敏洪表示确实有机构挖新东方的主播们。但他自信能把这一批为他抢下第二春的年轻人们留住,同时也在考虑未来更多的事,既为了人才,也为了更有野心的商业版图。

对此,他坦言到,至少会从三个方面来留住人才:

首先,在利益上承认,给这些直播老师们应有的待遇,保证他们的利益,让他们的付出获得相应的回报;

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支持他们,让他们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让他们越来越好;

三是最重要的一点,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机会,而不是在他们跑之前,牢牢抓住、狠狠利用,大捞一笔。榨干他们不是他对新东方人的态度。

经过挫折和沉寂,新东方修补了过往人才激励不足的问题。以“利益上充分承认贡献+提供发展成长平台和机会”这样对人才的态度和激励机制,企业才能留住并吸引到更多“董宇辉”和“董宇辉们”。

如今在疫情影响下,餐饮业、零售业、智能制造业等诸多产业也面临重重困境,顺应时代积极转型以提升竞争力,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或是生存指南,甚至是制胜法宝。金柚网致力于科技创新赋能人力资源发展,构建由SaaS+AI赋能的人力资源产品矩阵和全链路全景式服务,贯穿“招、入、转、调、离”全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激发人才创新力量。

金柚网旗下子品牌今元橙长专注于综合型企业培训,拥有庞大的专业师资力量,基于专业管理经验和科学诊断工具,对组织进行分析解码,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管理咨询及培训解决方案,协助企业搭建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实现组织激活、员工赋能。采用创新的一体化闭环培训模型,以“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媒体、多场景的一体化混合式学习体系,通过助力职业发展来激励人才,释放员工潜能,帮助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最后,借用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说,“企业对员工最大的责任,是让员工有成就:有机会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并在其中获得扎扎实实的成长和成就。对员工最大的激励,往往来自于工作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