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11套 共更新21230套课程

框架效应---如何从经济学角度解释非理性价值?

更新时间: 2022-04-18 08:18:52 点击数:

框架效应

卡尼曼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框架效应,框架效应说的是,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人们会因为表述方式的不同,导致最终采取的决策也不同。

卡尼曼用一个试验来说明这一点,相信你很熟悉,不妨重温一下。

这个试验假设,美国正在面对一种异常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600人死亡。有两种治疗方案:A方案,可能救治200人;B方案,1/3的概率能救治600人,2/3的概率无人获救。

参与试验的人种,有72%的人选择了A方案。

卡尼曼又尝试变换了一下表述,假设面对这种异常疾病的时候,现在有另外两种治疗方案:C方案,死亡400人;D方案,1/3的概率没有人死,2/3的概率600人全部死亡。

这回有78%的人选择了方案D。

其实相信你已经看出来了,方案ABCD最终导致的结果其实是一样的。

但就是因为表述的不同,让人们采取了不同的决策。这也说明,人并非理性的。

塞勒对经济人认知的崩溃

赛勒对经济人认知,也有过一次崩溃。和他刚做老师的经历有关。他教微观经济学。

也算尽心尽力。但学生不满意。倒不是课上得不好,而是成绩不高。总分为100 分的考试,全班平均分只有72 。

学生觉得不好看。他觉得不太能理解。因为最终成绩是以A、B、C、D划分的。

考试分数,其实不影响大家等级。解释了半天,学生对于72的平均分,还是很愤怒。

年轻老师惹学生不高兴,就是个饭碗问题了。赛勒做了弥补。怎么办?

把考试总分从100 分提高至137 分。学生答对其中70% 问题,就是96 分。

相当于平均分是96分。这样一来,皆大欢喜。

当然,学生们也知道满分是137。但是137不容易与百分制直接换算,看到自己分数接近或超过100 。

大家欣喜若狂,也懒得去想。其实,成绩没啥变化。

你可能说,这些大学生真傻。但这种犯傻的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到处都是。类似案例,行为经济学里很多。

简直像人类蠢事傻事大集合。大跌眼镜之余,我们也可以思考更多。看似错误的行为,对于刷新认知有什么作用?

人,不具有主流经济学理想中的理性。至少生活中大部分情况不是。

甚至,在做关键决策时候也并不是。说白了,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人天生具有非理性倾向。这不是全然颠覆主流经济学,而是拓展经济学对于人性的认知。经济人的模型,存在有限性。

人的非理性价值

大家都说,这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优势在哪里?理性,可能拼不过机器人。

这时,人的非理性其实有了更多价值。

人类进化到今天,绝不仅仅是理性的结果,也是非理性的结果。在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意义上讲,有些非理性比理性更有利。

比如卡尼曼的案例,后来的行为科学家又有了新发现。如果实验人数不是600,而是60。那么多数人的决策,并不会受到表述不同的影响。

其原因就在于,原始人的社交范围往往是在100人以内。在这个数字范围之内,人类大脑可以正确地处理信息,不会受到表述方式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类的认知能力是由进化决定的。非理性,其实很多时候是进化的结果。

有一种权威观点指出,结合人的进化本能,人并不是理性人,而是理性动物。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动物性的本能。经济人与理性动物的概念,并非对立,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

换一种进化的眼光,便可以多一种视角,更好地解释人类的思维与行为的关系。

经济人概念,来自《国富论》。我个人很喜欢,专栏和公号都叫《徐瑾经济人》。我认可一种说法,是说人们经常忽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的关联 。

《道德情操论》也是斯密很重要的著作,谈了不少谈同情心等感性因素。这其实就是经济人的另一面。今天回到经济思想,可以看出理性人定义,原本可能是很丰满的。

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也可以看成,对更全面经济人概念的回归。

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去基层实习,遇到了洪灾就写了一个报告,上面写着因为洪灾粮食减产一层。这个报告领导看过之后就说,事实没有问题,但是立场有问题。

然后领导就把报告改了一下,洪灾发生通过努力之后粮食保住了九层。

虽然描述的事实都是一样,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学生的得分都很低的时候,感觉受到了伤害。就是因为人是有思维,有情感,有意识的。

对于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转化,当一个事情没有按照人的意识方向发展,人就会感到无奈和沮丧。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学家永远也无法用数学模型来预测市场,就是因为人会随着环境,人群,思维,见识,认知等等方面快速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股市的涨跌和裙摆理论有相关性,相信股市是有规律的等等。

创办企业时,没有人会说自己是不理性的。

而在现实中,外部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你是理性改变还是非理性坚守,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随着变化而变化。

有些企业不能变化也是身不由己,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被谷歌在移动通讯时代的安卓替代和超越,英特尔处理器被arm替代,PC中国老大联想的移动电话梦想被华为小米等超越。

他们不是不想改变,而是利益冲突,力不从心。

这些事实清楚的表明,我们人有时是理性的,有时又是非理性的。

事物的发展和我们的认知都是在理性和非理性中自我选择和转变,没有一成不变的理性,也没有绝对的非理性

总结:你对人的非理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够帮助你,在审视自己和他人决策的时候,有更专业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