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384套课程

职场人,更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精力,将精力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更新时间: 2022-02-13 14:13:55 点击数:

提到精力二字,很多人认为是时间管理、专注力等决定了精力,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

有的人能排队一个小时吃网红小吃,能通宵网络购物,在工作上则没精打采,你能说他精力不够吗?

精力够不够,务必要和“价值”产生关联,是看人们是否能把足够的时间和专注力投入到有价值的事物上去,并产生价值。

精力不够的人会有这么几种表现:

第一,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应该投入的事情上;

第二,无法集中注意力来把事情做好;

第三,无法做出有价值的成果;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精力池子,我称之为存量,它的大小决定了人们可以投入事物的精力,而存量自然是受到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影响。

本文暂且不探讨精力输入的方式,因为绝大多数人只需保持正常的作息和身体的健康,即可以不断恢复精力,拥有足够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精力。

但为什么许多人仍然在关键的地方(例如挑战性的工作、创新性工作、学习提升等)显得精力不够呢?这就在于他们的精力输出问题。

在研究精力管理时,我把输出分为有效输出和无效输出,前者是人有意识地将精力投入到事项中,力求获得有价值的结果;而后者则是无意识下将存量精力不断地耗散出去,导致该用精力的地方不够用了,就像装着气体的容器一样,除了输送管道外,还在悄悄地漏气。

要想避免精力的耗散,就一定要避免那些“无谓”的东西,早在韩愈的【杂诗四首】中就提到了这个词:"黾蛙鸣无谓,阁阁只乱入",意思是青蛙无意义地呱呱不休,扰人心神的意思。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无谓”的危害,试想,我们把一个人想像成身上缠绕着很多与外界联系的线条,闭目想想,你有多少线条呢?精力不够的人人身上总是杂七杂八,什么线都有。

从能量转移的角度来看这些线条,你在与别人在沟通中传递能量,同时也会吸收别人的能量,而这些能量有好有坏,对你的精力存量是有增益或者衰减作用的。

基于此,我认为职场人的精力管理,一定要注意避免三个“无谓”,分别是不说无谓的话、不做无谓的事、不交无谓的人,方能将精力保护好,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一、不说无谓的话

说话其实是非常耗散精力的,说得多了伤气,尤其无谓的话说多了,还伤神。

什么叫无谓的话,就是耗费了你的精力,却毫无意义的沟通。

曾经对一位下属的学习和成长做过多次建议,反复提醒她要学习,甚至把需要提升的资料都打包成文件给到她。每次苦口婆心地说了建议后,她都是表面点头答应,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行动。

因为希望她承担起一些工作,对她的培养的确让我耗费了不少精力,时常因她的停步不前而感到焦虑,在一段时间里自己也变得心浮气躁、无法专注做事。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说了太多无谓的话,耗散掉自己宝贵的经历,反复考量至下,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则:但凡认为重要的建议或要求,绝不超过三次。

说第一遍是基于情谊,代表了作为上级的良好期望;听第一遍就有改变的人,是“响鼓不用重锤”的可造之材;

说第二遍是基于责任,代表了作为上级角色应尽的义务;听第二遍就改变的人,是能懂规矩的能用之人;

说第三遍是基于底线,代表了作为上级不能容忍的情况;听第三遍才改变的人,是可以观察和继续使用之人。

如果三次之后仍无改变的人,则必须放弃或采取其他处理办法。不仅工作上,社交也是如此,如果对方不重视你的建议,你说多了既招人厌烦,也浪费自己的精力,还因为别人的不改变而神伤。

所以,重要的建议三遍即可,普通的建议,一次就好。

二、不做无谓的事

你必须承认自己的精力有限,才会选择不去做无意义的事,这并非功利心,而是尽量将有限的精力利用出最大的价值。

当然,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格局和认知范畴了。

有人觉得对工作目标进行详细的讨论是有意义的,而有人却觉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去行动才有意义;有人觉得空闲时间读读书是有意义的,而有的人觉得坐车一小时去一家网红餐厅是有意义的… …

意义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要想避免总是在做无谓的事,就必须要具备价值的认识,而这容易被“勤劳”、“兢兢业业”等词语所掩盖。

一位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早起晚归,每天不是走在去拜访客户的路上,就是在打电话邀约客户,他对待客户有着很好的态度,对公司产品也异常熟悉,但就是业绩上不去,甚至有大客户向他的上级投诉:来得太多了,影响正常工作。

看来,客户并不喜欢这位销售员的拜访,原本有意义的的行为(积极拜访客户获得订单)在客户眼里变成了无谓的事。

如果细细分析就会明白,客户到底要的是你的拜访,还是你提供的价值呢?

这位销售将所有的客户看作一样,用自认为有效的方式来工作,殊不知客户的类型不同,所图也有所不同。

如果是交易型的客户,他们只会购买产品本身的价值,他们的聚焦点在于如何减少采购成本,你去跟他谈太多的公司理念、产品优势等并不会有意义。

如果是合作伙伴型的客户,他们会借助于供应商的品牌及渠道优势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他们希望提供一些产品之外的附加价值,你却总是约他出来应酬,会不会被认为是影响工作呢?

如果是附加价值型客户,他们希望购买的产品能够有增加值,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例如某个包装材料能凸显品牌价值,那你拜访时如果没有了解他们的需要,反而拼命介绍性价比有多高,那会有意义吗?

事情不是一开始有意义,就能做对,而是要动脑筋去思考:对的事,如何做对?意义最终是做出来的。

三、不交无谓的人

每个职场人,身上都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儿女、父母、亲戚、同学、朋友… …,除了家人以及工作中的关系外,应该要尽力减少无效社交,明白什么人需要投入什么样的精力去交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能量场,与有的人交往则会削弱你的能量,耳边会有很多杂音,你在不知不觉中需要去投入能量抵御或者就被不好的能量所侵蚀。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一定要立足于保护和不断强大自己的能量场。

我特别不喜欢现在的人开口闭口就是朋友,好像朋友随处可得。事实上,朋友的要求非常高:

“朋”是指有共同的价值观、志向、兴趣爱好等,“友”是指能经常在一起或有所交流,两者兼顾方为朋友。

有一位职场人,她的职业发展过去挺顺利,自己各方面条件也挺好,但快要步入40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变得容易情绪化、做事没有耐心、对身边同事容易产生诸多抱怨。原因在于她总是很忙,又是一个热心的人,对“朋友”有求必应。

我们来看看她的生活场景:

她的身体有点小问题,明明下周就要手术了,工作压力也很大,但一个数年不见的连名字都记不清的熟人邀约饭局,立刻答应下来,拖着疲倦的身体去应酬到深夜,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自然没注意身体的保养,还好并无大碍。这种模式下,留给自己的时间不断减少,其实她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总是因为见各种“无谓的人”而一拖再拖,上班忙,下班也忙,每天强打精神却不知不觉中状态下滑

应该好好想想,有些人可以不见,有些人应该不交,这并不是封闭自我,而是一个择群的行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更古不变的道理,提醒着我们要不断优化自己所处的“群”。

随着年龄的增加、责任的加重,职场人应该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精力,避免无效耗散。

不说无谓的话、不做无谓的事、不交无谓的人,这三点看起来像是在约束一个人的行为,其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是希望人们懂得度和意义,察觉自己身边的干扰项,避开杂七杂八的束缚,从而有力去做有价值的事。

减法,其实也是加法。

人生就是这样,从一开始不断认识各种人、学习各种知识、获得各种经历,到逐步减少、专注,实际上也是不断凝练和提升三观的过程,不断与有的人和事说再见、迎接新的人和事的过程。

如果你懂得了做减法,也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做加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