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23套 共更新21322套课程

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具、方法,以及自己对信息的期待、和信息的关系,进而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并进一步对自己的“效率生活”进行了重构,终于和“信息处理”步入了近乎“握手言和”的阶段

更新时间: 2022-01-17 14:25:14 点击数:

大家好,我是喜欢“用产品思维解构生活”的花生酱,你也可以叫我Jeff。

2022年的我,是一枚7岁的产品经理,也是一个公众号的主理人,同时还是一名效率产品领域的作家。我曾对信息获取、方法论总结如痴如狂,却从未对“获得信息”感到满足。

截止到去年,我已经读了产品领域90%的书籍,订阅了500+公众号及付费阅读产品,并且还在持续每周花50小时在电子设备上摄取内容。但我仍然觉得空虚,焦虑,以及,不满足。

海量的信息在我脑海飘过,我害怕错失任何一点点“有用”的部分,试图抓住全部,却几乎遗忘了全部。

但最近半年,我好多了。

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具、方法,以及自己对信息的期待、和信息的关系,进而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并进一步对自己的“效率生活”进行了重构,终于和“信息处理”步入了近乎“握手言和”的阶段。

所以,这篇文章,想讲讲这一路的心得,供君参考。

1.从“刚下飞机”聊起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刚下飞机”,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时间点。

这种叙事来自于:“万物互联”和“移动化”这两件事,已经把我们的生活搬到了飞速向前的生产线滑轨上。而“飞机上”这个断网的环境,或许是现阶段共识的、唯一可以打破这种互联的场景。所以“刚下飞机”这样的表述,多多少少表现出,我们对“飞速向前和海量信息”的应对方式(至少我),是略显被动和僵硬的。

信息太多,没有办法专心。概念太多,没有办法熟悉。更多的情况下,我们被“无限降低的注意力门槛”拖着走,看着最热内容里面一个个光鲜的“头部案例”,感觉自己知晓了一切,而自己的生活却仍是马太效应中的长尾典型。

信息从脑海中穿堂而过,不留丝毫停歇。而人本身,更像是一个站在白雾茫茫中,吹着四面八方来风的旗子,四处飘扬,等于没在飘扬。

本能的反应是,我们要追逐效率。只要处理得够快,信息就追不上我们。

我们试图用工具和方法论,让自己快速清理掉这些信息。比如试图用“5秒的短视频”来概括复杂的事情,比如用“边听播客边运动”来让身体和大脑都在路上,比如用“看电影解说”的方式来看电影。

但快速的清理,带来的是更多的纷扰。快速的清理成为了推荐算法的美餐,快速清理之后,等着我们的并不是一个个完成的待办清单,而是更多、更快、更强、更吸引注意力的信息。在这场对抗中,信息在不断升级进化,人类也不断面临更强的“信息攻击”。

终于我们在和海量信息对抗中,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开始感觉到困扰。也开始思考,开始怀念那个不需要再提自己“刚下飞机”的我们。

2.工具是效率的必需品么

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飞机上”时间,我们开始试图用工具处理信息。毕竟,人类文明成长至今,工具的演化,以及对工具的驾驭,起着决定性作用。

所以往往我们的思路是:为“信息处理”定义一个工作流,然后匹配以足够高效的工具。

我的处理流程一般是:先把所有的信息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凝练出更高效的信息摄入,最后整理并输出。所以这套工作流抽象下来是3个步骤:

1.收集信息

2.归纳并输入

3.输出发布

为了让自己高效地完成以上步骤,我给每个步骤都找了趁手的工具。举个例子,比如:

1.收集信息:cubox+flomo

2.归纳并输入:印象笔记

3.输出发布:notion

这些工具都是非常优秀的产品,他们能够直接地完成上述步骤。但在滥用之下,工具的结果库只会变成另一个信息泛滥的场域。举个例子,我之前喜欢用印象笔记剪藏自己觉得好的内容,仅半年,我就剪藏了851篇文章。

这851篇文章里,已阅读的不到100篇。非剪藏里面,我自己写的笔记只有80篇,已发表的只有30篇。这说明大量的文章和我只有一面之缘,初见觉得好,便把他们摆在收藏夹里面吃灰,后续也不再打开。我的信息处理系统并没有真的在帮我“输入信息”,它只是个二手信息仓库而已。

但这并不是工具的问题。仔细想来,写一篇可发布的文章,最少要2小时。而读一篇文章,至少也需要5分钟。但收藏一篇文章,只需要扫一眼再点个收藏按钮,整个过程10秒都不要。

如果任由这个工作流运转,可处理信息量的比例大概是:

1.收集信息:720篇

2.归纳并输入:24篇

3.输出发布:1篇

我们太喜欢收藏信息,以为收藏就可以占为己有。但收藏仅仅是个开始,不加以输入和输出,信息就仅仅停留在工具软件的数据库当中,没有完成个体的内化,相当于白白收藏。

所以,假设我们有2小时时间,或许不应该以“收藏720篇好文章”为目标,而是以“输出一篇好文章”为目标。而“归纳输入信息”和“输出发布”这种步骤,往往更需要的是人脑的深度参与和思考,这不是工具能替代的。人脑思考的“弱工具”属性,意味着需要有认知和方法论的支撑,仅有冷冰冰的工具是不够的。

3.方法论能拯救我们吗

如上所说,无脑使用工具,是不能解决输出和信息内化问题的。

没有方法论地使用收藏夹,并不能带来有效的“信息处理”,所以我们需要更高效的处理“收藏夹”的方法。关键要回答:如何让“收藏夹”的内容产生价值?

第一种思路是,通过更好的收纳和检索机制,来二次发觉“收藏夹”内内容的价值。这是一种类似于“图书馆学”的思路。“今天的图书馆人很忙、很拼。这个工作也很有挑战性,图书馆人每天都需要学习,寻找新创意,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邓咏秋老师的眼里,要将世界上的知识和信息有序,或者有创意地组织起来,提供人们利用,改良人们对世界的洞察,是图书馆学行业存在的意义其一。

作为图书馆馆员的一天,知乎网友@高大壮的工作相当繁杂:扫地擦桌子、新闻宣传、读者问答、课题研究,图书采购编目、数据库使用购买,citespace、gephi、vosviewer研究……

读者以为他们只是“书架摆放员”,关起门来的图书馆馆员可能是“上得书架下得C语言”的六边形战士。

但实际上,“收藏夹”存在的意义,或许并不是“收藏”本身?

我并不想鼓励每个人去搭建一个自己的“图书馆”,供别人随时参观使用。因为这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过分繁杂的工作。收藏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我更加鼓励每一个人能成为一个“生产者”,这里有两个出发点:

1.我希望个体都能变得更加智慧、更加有生活的技巧。从“费曼学习法”的理论来说,只有能够输出,能够把技巧教给别人,自己才算真正的掌握了。所以,成为生产者,是一个不错的,且能帮我们走向智慧、做到知行合一的协同目标。

2.我认为“收藏”并不是信息处理的终点,信息处理的终点在于“内化”,进一步,“输出”又是“内化”的一种表现。所以,一个“收藏系统”的使命或许不在于“收藏再利用”,而是成为“输出系统”的一部分。

所以,与其打磨收藏技巧,不如以终为始,看看收藏怎么能够帮我们输出。于是又邂逅了第二种思路,即以输出为目标的“卡片笔记法”。

“卡片笔记法”将“输出”这个动作碎片化地拆解到每一个当下。即,在我们“收藏”的时候,尽可能地把“输出”动作,也部分地完成。“部分地完成”指的是:虽然每次在收藏的时候,不能完整地输出一个观点或者文章,但至少可以输出一部分“认知碎片”。当“碎片”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通过“碎片”之间的关联和组合,即可形成完整的“文章”。

我自己在“卡片笔记法”的实践中,使用flomo来记录我的“输出碎片”。我不再纠结于是否“错过收藏了好文章”,而是专注于“我能输出多少好碎片”。我不仅仅是复制优秀的文字贴进flomo做剪藏,而是在每一个邂逅好文字的当下,记录原文,同时碎片化地输出自己的看法。

只有“有自己的输出”,才是“有效的信息处理”。

实操层面,简单地说,我用“费曼学习法”作为指导思想,鼓励自己以“输出”作为目标,来倒逼自己摄取信息。再用flomo来记录自己每天的“碎片化输出”,最终在飞书文档中形成“完整输出”。

2021年,完成了555条“输出碎片”。

这接近7万字的碎片文字,都是我从诸多内容体验中找到的闪光点,然后加以自己的归纳和联想,不断输出的。

为了能让这些碎片拼成观点,我还会每天抽10min翻看,就像看自己的“私人朋友圈”,遇到有感触的“碎片”,还会加以评论、编辑。这样通过“输出碎片”和“感悟碎片”两个步骤,我可以让“碎片”越长越大,直到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话题,我会直接抽出这个议题来写作长文。

这种方式,解决了我之前的两大难题:

1.收藏无价值→以碎片化输出为目的做收藏,在收藏时一并处理信息

2.输出没灵感→用碎片不断长大的方式,让灵感不断继承、累积

看上去信息处理工作流已经流畅运转起来了,但殊不知,拿起了工具,也找到了方法论的我,仍在面临“效率生活”的终极考验。

4.最重要的是我们和信息的关系

如上所说,在flomo的帮助下,我践行了碎片输出替代收藏、碎片不断成长的机制,也确实在“信息处理”的工作流中玩得更开心了。但更大的问题出现了:

我发现,好的东西太多。在我能顺畅处理信息后,我反而更加焦虑。

我会焦虑自己错失了好的内容,焦虑自己当前阅读的内容还不够好,或者在有一段空闲时间的时候,不能坦然地在众多内容中选择一个,经常在诸多内容取舍间犯起选择困难症来,常常纠结是看一期产品沉思录呢,还是读少数派的付费周刊呢,想法不断摇摆。

冷静分析发现:有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后,我成为了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我不自控地满世界找钉子,更多时候,哪怕对方不是钉子,也会被我锤上一锤----我把太多不重要的信息,也纳入自己的“效率生活”中了。

最终我还是精疲力尽,不是被“收藏”搞得精疲力尽,而是被“输出”搞得精疲力尽,我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输出,繁杂让我不再专注,最终还是感觉一无所获。

我们以为我们追求的是“信息处理的能力”,其实我们想要的是“信息处理的自由”。而一旦提到自由,这就不是一个能力、工具、方法层面的事情。不自由,往往来自于欲望的刺激和专注力的剥夺。注意力失焦下,人会奔命与不同的信息之中,拥有的信息越多,离自我越远。

所以,想找回自我、重夺自由,根本上还是对欲望和专注力的掌控,要搞清楚自己和信息的关系。在专注处理有限信息的前提下,上述的工具和方法论才能成立。

我花了1个月梳理了各类信息和我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心得,下面展开讲讲一下我做的最关键的三个改变:

1.区分生计与生活

2.克制欲望但不压抑

3.尊重事情本来的节奏

区分生计与生活

工作时间越长,越容易混淆生计和生活。生计相关的信息往往枯燥无聊,生活相关的信息往往有趣却和赚钱无关。如果区分不开,生计信息和生活信息就会混杂在一起,降低我们的处理效率。我们一方面希望“信息”都能让我们充满“热爱”(比如看工作文档奢望图文并茂),又希望“热爱”的信息足够有用,能帮我们赚钱(比如看漫画就想成为漫画家)。

这种混淆会带来信息处理上的奢求,奢求“热爱”和“赚钱”兼备,会让我们既不能专心热爱,也不能专心赚钱。

为了解决这种混淆,我把人生能做的事情,用经典的四象限法分为了四种:

1.热爱且赚钱

2.热爱但不赚钱

3.不热爱但赚钱

4.不热爱且不赚钱

1和2是我们为了“生活”,一定要做的事情,因为热爱才能抵抗漫长岁月,热爱的事情是我们的一个永恒出口。1和3是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没有钱(最基本的生活费即可),也很难谈得上坚持热爱的事情,并好好生活了。

所以,“生计”为了赚钱,“生活”为了热爱,只有第1种事情,可以两者兼得,但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幸运能用第1种事情占满生活。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被“2.热爱但不赚钱”的事情,以及“3.不热爱但赚钱”的事情填满的。

如果混淆两者,会带来拧巴的想法,比如:一旦我在工作中做了一些“没成长”或“不喜欢”的事情,我就想赶紧放下工作去读书和写作。但拿起书后,又有很深的负罪感,觉得自己没在赚钱方面用尽全力。问题的根源在于,太想把“赚钱”和“热爱”这两个特质捏在一起了,所以经常遇到热爱的事情就想辞职,但发了工资又觉得自己“热爱到裸辞”这种想法真是幼稚。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终将能找到“热爱且赚钱”的事情,并且乐此不疲幸福生活下去。但当你还没找到的时候,更可操作的方式,似乎是区分两者,而不是强行捏合两者。试试划分时间界限,比如一天8小时用来工作,其它时间用来玩耍“热爱”的事情,两者相互隔离,在各自的时间内只对一个目标保持专注。

我在这样划分之后感觉良好,既能够降低我对“工作”的期待,也能让我更专注在“热爱”的事情上。处理“热爱”信息的时候,不会考究TA的“赚钱有用性”,不因TA不赚钱而嫌弃。处理“工作”信息的时候,也不会因“提不起热爱”而嗤之以鼻。

克制欲望但不压抑

全职工作有时加班,但热爱的事情也会让我们“加班”。想想打游戏、刷短视频到凌晨的我们吧。

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热爱的事情很多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要克制,但不要压抑。

很羞耻地说,其实我有意克制自己的“摸鱼”行为,每当我想“开小差”我就会自我批判,并觉得自己很羞耻很自责。我自责的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时间用在工作和写作上面,多赚些钱,而不是摸鱼浪费时间。但结果,却不达预期。我并没有因为“不摸鱼”而“更加快乐地工作”。相反,我变得非常闭塞和苦恼。我的时间看上去节省了,但却浪费了更多精力去鞭策自己、对抗自己想摸鱼的念头,到头来行动却停在原地:省下来的时间,既没有摸鱼,也没有做事。

越想做事,越无所事事。

当你“特别想做点有用的事”的时候,你就越焦虑、紧张、做不出事情。当你“松弛到尽情玩耍”的时候,你就越容易做出事情。让自己松弛,需要更多地和环境互动,让周围的环境为自己排忧解难。如果你害怕朋友不喜欢你,就和他聊天熟络一下,会发现不愉快大概率是不熟悉带来的臆想;如果你好奇公司最新的动向,就找人问问,试探和了解本身就是行动的前奏,不走出去调查,而仅靠自己想,是走不上康庄大道的。

所以,实操层面上我建议:

1.要有几个吹水群,日常适度摸鱼,多和朋友讨论、辩论,否则脑袋不灵活。

2.想到什么,不着急落笔输出,先和认可的行家闲聊交流,你会获得更多。

3.多关注自己的心态和状态,舒服第一,产出第二,保持轻装上阵。

尽量能活得尽兴一些,不去做一般般喜欢的事情,而是找到自己每天最想做的几个事情,去克制地体验,可以让时间利用率高很多。偶尔摸鱼,但又不时时摸鱼,这就是很好的平衡。

尊重事情本来的节奏

之前我总觉得,成名要趁早。

如果能在35岁之前,拿出一款自己和市场都认可的产品,然后开始享受生活、深藏功与名,是最酷的事情。所以我开始压缩一切进步的时间,为了更快地达到这个目标,不断地给自己一个超高的参考系。

坦率地讲,这个想法给了我一些益处。

翻看我2020年之前的文章,我几乎飞速地入门产品领域,又很快地站在相对高的视角来输出方法论。我不断地试图让自己超越同级人,并且以每一个当下我能见到的最强的人作为对标。这给了我飞快的成长速度,但同时,我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让我过分追求高效成长,而忽视了休息,也错过了一些本该欣赏的风景。

我开始鄙视“浪费时间”的行为,减少“兴趣爱好”,待人严苛,日渐变得无趣。

这样坚持奋斗五年后,结果并没有那么理想化,我并没有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经理。

并不是说奋斗无用,而是,我之前的预期太高,强求了不现实的目标。我梦想的这种职业发展节奏,似乎只可能在2010年左右入行互联网的少部分人身上才可能发生。而现在的互联网行业,仿佛是一艘平稳的大船。我的做法相当于试图在一艘100KM时速的大船上,追赶飞机。胳膊拗不过大腿,留给自己的只有着急和焦虑。

出处为“投中研究院”:https://www.36kr.com/p/687394935855232

这才理解了什么叫顺应时代和韬光养晦。在一个长跑比赛过早冲刺,只会累到精疲力尽,还错过了未来的机会。

所以,我仍然坚持成为顶级产品经理的梦想,但却不强求“尽快尽早”。这份不强求来自于:我对“顶级产品经理”这个目标背后的成本以及它本来节奏的认知,我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不再试图把10年之功,压缩到2年内完成。更加能切实地评估自己的梦想,以及实现的节奏,并踏踏实实享受过程。

享受过程,意味着坚持。没有人能确信地找到100%成功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必试图规划出一条确定的成功路线。如果成功的路线不可规划、不可参考他人复制,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今年遇到了两个点醒我的理论。

第一个理论是:坚持做擅长的事情。

假设一件事情,你的单次成功率是1%,那么按照概率来说,做299次你的整体成功率可以达到95%。如果进一步换成坚持单次成功率20%的事情,则只需要重复14次。

这里面揭示了2个关键点:

1.哪怕单次成功概率无法达到100%,只要学会坚持,重复足够多次后,总会成功。

2.坚持也要看方向,尽量选自己擅长的事情,成功概率更大,能极大程度缩短重复次数、节约心力。

所以,你的精力应该投入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并且持续不断地坚持。而不应该划定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并为之匹配一个想当然的期限,再去倒逼自己分配有限的资源。前者更符合客观情况,后者只能确保你自我感觉很充实,但实际上投入预估是偏小的,反而会欲速则不达,最后一无所获。

第二个理论是,每件事都有恰到好处的节奏。

薯条在空气炸锅烤17分半,方便面煮3分15秒,写一篇高考作文用45分钟。

这些都是不断尝试出来的,我觉得最舒服的节奏。倘若一份工作只需要一天,我却给自己多安排了一天,我一定会费心思对抗拖延,工作质量也会更差。所以再急,也不能破坏事物原有的节奏,这就是“慢慢来才比较快”。

我们能做的是安排好自己的精力投入,和目标的最佳节奏做匹配。而不是一直大力出奇迹,一根筋做一件事。这既不会加快效率,也不会提升质量。

5.打个总结:我对效率的认知

总结我这一段追逐效率生活、和信息处理作战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过程:

1.我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只有在“飞机上”才能好好休息,意识到原来信息对我们的入侵如此严重

2.为了对抗信息入侵,我尝试了很多工具,但才发现无脑使用工具对信息处理无益,还需要方法论的帮助

3.有了方法论之后,才发现精力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靠近自己最关心的信息,远离不需要的信息,才能有余力去创造

“信息过载”是引发“效率生活”思考的导火索,经过对工具、方法论、关系的思考,最后发现重要的不是快速处理“互联网塞给我们的信息”,而是先甄别哪些是不必要的“信息过载”。

所以,针对如何达到理想的“效率生活”状态,我会总结这9条认知给你:

1.效率不是工具,工具是效率生活的手段而不是追逐的目的

2.效率不是方法,在做之前,永远要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

3.效率的开始是放弃,放弃无关的、不热爱的事情,才能谈效率

4.效率的极致是简单,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工具和方法不在多,大道至简

5.效率生活只是完整生活的一部分,和闲暇时光相反,但又互相滋养

6.苦修式地追求效率带来焦虑,克制地享受欲望或许殊途同归

7.效率可以加速,但不能改变事务本来的最佳节奏,强行加速毁掉体验

8.达到目标的尝试次数通常不止一次,选择擅长的方式就是效率的关键

9.君子不器,在追求效率生活之前,我们首先得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同样,把我精心调校、精简后的日常生活给你参考:

1.每天两小时个人成长时间:

早起和通勤的两小时做个人信息输入输出,输入方向主要围绕当前最关心的议题(比如最近是效率与精简工作流),最好奇的事情(比如最近在读山月记)。输出会碎片化记录到flomo,成型的文档会用个人版飞书文档管理,对外发布的直接贴到自己的小报童。

2.午休时间做大放松:

我的大放松方式是去健身房,打开小宇宙听喜欢的播客(最近是贤者时间),做40分钟无氧运动。再加20min有氧运动,心情好我会边做登山机边开一局英雄联盟手游。然后洗澡吃饭,继续听播客,下午上班前把听播客的感想写在flomo里。

3.工作时间全力输出:

工作的事情我喜欢先聊清楚再写文档。我强迫自己每天下午五点前把待办的事情聊清楚,五点之后专心做案头工作,到处理效率下降且没有急事的情况下,我会立即回家休息。待办的事情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我都会用滴答清单进行记录,待办日清。

4.以输出为目标过滤工作:

每周我会客观衡量一件事的“最佳成本”,如果在deadline前,我有时间和精力,并且优先级匹配,我就会开始,否则就不会选择本周开始。我更专注于在deadline前,我能高质量交付什么,而不是用每分每秒向着nowhere赶工。

精简之后:

我的工具很少,只剩下飞书、flomo、滴答清单三件套

我的方法论基础也很简单,以输出精品作为目标,极少做大段剪藏

我的生活余地很大,中午和晚上都安排了大块的玩耍时间,疯玩喜欢的事情

我不会焦虑到内卷,因为,更多的碎片化输出,早已比海量浏览和收藏更充实

工作游刃有余,允许自己用不做事的休息代替内卷后,便更能精神更好地做重要的事

从“疯忙追逐做更多的事”到“游刃有余做少量重要的事”,我的生活渐渐有了更多余地。这些余地,让我有精力去“欣赏”,去“休息”,去“享受无聊”,帮我找回了松弛、有趣且灵感丰富的自我。我才发现,之前“拼命做事”,在产出上看似有“效率”,其实背后毁掉了多少“用心做事”的机会,“无脑做事”原来是最低效的。

所以我想,真正的“效率”,不是把自己活成“无脑砸掉更多艺术品的锤子”,而是把自己打磨成“可以创造传世之作的锋利刻刀”。

如果一定要我定义“效率生活”,我想说,我们对于“效率生活”的思考诞生于:“海量信息”这个怪朋友突然闯入了我们的生活,TA特别喜欢不请自来,还喜欢对着你喋喋不休。就像和真实朋友相处一样,我们既不要躲避,也不要全盘接受。更应该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将彼此调整到一个舒服的距离。

这种意义上讲,“效率生活”并不是一个不可触摸、需要熟练使用大量先进工具、学习大量方法论才能达到的终点。TA只是一段和“海量信息”这个怪朋友相处的关系,需要你更了解自己,并不断地直面、经营。

希望文中这些我在旅途中的失败尝试、误区和认知,能帮助你更加认识自我,并能理清自我与外界信息的关系,进而过上让自己更有创造力的“效率生活”。

最后,祝愿你能:

找到一个让自己时刻热爱的领域,TA能帮助你过滤信息,只留下感兴趣的部分。

有一份能养活爱好的工作,不断把关键部分做得又快又好,而不陷入内卷贪多。

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做输出,能游刃有余地创造精品,并感到快乐。

以上,共勉。

引用与鸣谢

少楠及《产品沉思录》

Fonter、刘飞、Light的思考

飞书

flomo浮墨笔记

滴答清单

重轻及播客《不在场》

播客《贤者时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