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351套课程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概括,诸葛第一次北伐主要目标

更新时间: 2022-12-20 14:28:45 点击数:

诸葛亮一次次北伐,只是一个幌子,他根本不是为了匡扶汉室,而是另有目的,他的真实目的令人匪夷所思。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概括,诸葛第一次北伐主要目标(图1)

诸葛亮北伐,历来被众人称羡,因为当时的蜀汉国力远远不如曹魏,但诸葛亮出兵,却屡屡压着魏军打,要不是魏国有司马懿这种人才,估计蜀汉真有击败魏国的可能。除此之外,诸葛亮打出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口号也让众人动容,大家没想到,在刘备及大批精英猛将去世以后,诸葛亮并没有贪图享乐,而是时时刻刻想着匡扶汉室,完成刘备的遗愿,报答刘备的恩情,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岂能不让人心生敬佩?尤其是有司马懿做对比,这就更显得诸葛亮是多么的忠义了!

同为托孤大臣,司马懿选择的是架空魏帝曹睿,将大权集于一身,而是在死后还将权力给了自己的儿子,最终颠覆曹魏天下。司马家世受皇恩,曹家对他们其实是挺不错的,结果他却篡夺了曹魏天下,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想起来就令人不齿。而诸葛亮这边呢,人家也是托孤大臣,虽然也是大权在握,但人家对于皇帝刘禅,那可是相当尊重的,完全是当作自己的子侄辈培养,根本没想过篡夺刘家的天下,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去世后,并没有将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还给了刘禅,相比于司马懿,诸葛亮的品德,那可是高尚得多了。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概括,诸葛第一次北伐主要目标(图2)

诸葛亮在对待刘备后人方面,做得非常得体,而且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屡次北伐,显得尤其悲壮。在荆州时,诸葛亮给刘备的规划是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然后等待天下生变,再两路出兵,共同北伐,这样的话,就可以击败曹操,匡扶汉室了!

原文: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概括,诸葛第一次北伐主要目标(图3)

可以看到,诸葛亮提出的规划是从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才能够北伐成功,可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握的蜀汉却只有益州,没有了荆州,这完全和诸葛亮的北伐规划不同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的北伐注定是不会成功的!那么既然诸葛亮自己都知道北伐不一定成功,他又为何还要执意北伐,而不是重新夺回益州呢?

事实上,大家都被诸葛亮给骗了,北伐只是一个幌子,他是另有目的!隆中对时,诸葛亮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规划,要从荆州益州同时出兵,才有击败曹魏的可能,可是荆州已经丢了,自己独掌一个益州,是完全无法击败曹魏的,诸葛亮何其聪明,他自然是知道只从益州一路北伐,是万万打不赢曹魏的,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出兵北伐。一方面,刘备伐吴已经证明了重夺荆州这条路走不通,另一方面,蜀汉国内也有各种不同的反对声音。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概括,诸葛第一次北伐主要目标(图4)

刘备集团本来就是外来势力,当时的益州已经有了东州势力和益州本土势力,再加上刘备带来的荆州势力,三方势力同台竞技,少不了各种摩擦,而之所以暂时没有表现出来,只不过是因为刘备军力强大,能够压制住另外两方,而且刘备仁义,还打赢了汉中之战,让其他两方势力看到了希望,认为跟着刘备有更大的前途,所以三方势力暂时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可是当刘备打输了夷陵之战后,一切都变了。

夷陵一战,蜀汉最精锐的军队、人才,大部分殒命战场,这使得刘备失去了弹压另外两方的军力,而且另外两方势力也敏锐感觉到刘备不行了,没有了争夺天下的希望,所以大家都在想着争权夺利,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这也是为何刘备在临死前,让诸葛亮可以便宜从事,要是刘禅不行,诸葛亮就自己做皇帝。当时三方势力都在盯着刘备,蜀汉内部人心惶惶,各地反叛不断,只要刘备一闭眼,另外两方势力必定起来夺权,所以刘备才会将大权全部托付给诸葛亮,因为他认为只有诸葛亮才能够成功稳定蜀汉。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概括,诸葛第一次北伐主要目标(图5)

诸葛亮不负刘备所托,成功稳定了蜀汉的局势,但诸葛亮也并没有能力彻底扫灭另外两方势力,对于诸葛亮来说,他能做的就是对外作战,转移内部矛盾,把另外两方势力的争斗之心吸引到战场上,只有这样,蜀汉内部才能实现和平,要不然蜀汉早晚会在三方势力的争夺中,土崩瓦解!

结语

诸葛亮北伐,其实并不是为了击败曹魏,匡扶汉室,这只是一个幌子!诸葛亮的真实目的其实是转移蜀汉的国内矛盾,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呢!蜀汉内部有荆州、东州、益州三大势力,如果不对外发动战争,这三方势力在国内互相争斗,将会加剧矛盾,最终使得蜀汉越来越弱,最终分崩离析。而若是将三方势力的重心都吸引到国外,那么蜀汉至少可以多存活数十年!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