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国家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毕业生就根本就不用找工作,因为根本就不用愁工作?对吗?

更新时间: 2022-08-02 15:21:12 点击数:

这种说法不太准确,只能说双一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时的选择空间更大一些。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简称,也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国家级战略。

相对于普通院校毕业生,这种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肯定相当大的优势,因为他们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大学生的代表。但说他们不用找工作,就有点言过其实了。

第一,“包分配”是二十年前的说法。

除了极小部分特殊院校特殊专业(比如警校、军校、师范院校等),现在已经没有“包分配工作”这个说法了,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还是需要自己找工作。

除非是特别优秀的人才,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慕名而来招募你。哪怕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工作也不会自动送上门。

第二,不是所有双一流大学的学生都是优秀人才。

名牌大学校风严谨,学习氛围浓厚,的确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但是,一个人能不能成才,除了受环境因素影响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够不够自律。

比如我毕业的大学,也算是国家重点。当时班上有30几个人,大多数同学还是勤奋好学的。但也有个别人,考上大学后,就开始放纵自己。比如沉迷网游、吃喝玩乐,甚至还有一个同学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这样的人去找工作,就比较困难。读了几年大学,连个毕业证都没混到,用人单位很难不对你的能力和态度产生怀疑。

第三,越是优秀的人,对工作的要求可能性也越高,竞争就会越激烈。

名牌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方面确实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但找工作,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是两回事。因为出生于名牌,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往往比较高,当然希望去更好的工作单位。

比如我侄子,高考700多分,大学读的是上海交大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有次他跟我聊天,说自己除了bat、华为,其他公司都不会考虑。

名牌大学虽然少,学生可不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应届生,每年可能十万计。这么多人去竞争有数的几个专业,竞争程度肯定很激烈。

其他网友观点

不是这样的哈,因为目标和周围的竞争者不一样了。我985的研究生,毕业时候也是到处投简历、笔试、面试,来学校的都是大公司,06年的时候华为属于找不到工作最后去的保底的,周围的竞争者也都是同学们,竞争也很大的。很多人都是手里拿着几个offer在继续找更好的,我当时从10月份开始找工作,签了又继续等,到第二年为了等SAP又悔了前面签的,结果它的5轮从3月一直持续到5月,最后一轮只要1个我被刷掉了,我爸当时慌了埋怨我怕我找不到工作,我就去华为面试拿了offer回来,然后,然后又悔了华为……

其他网友观点

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不是说国家双一流大学毕业生根本不愁找工作,只是相比之下要容易一些,对于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要求要高一些。北大清华毕业的大学生同样面临就业压力,在校表现优秀的毕业生,会被优秀的企业选中,双一流大学毕业生仍然有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因为这是双向选择,没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2019年秋季,深圳龙华区招聘教师引发网络关注,招聘教师岗位400个,引来了近3万人报考。原因是福利待遇好,本科毕业生年薪26万以上,研究生毕业年薪28万以上,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8万,享受五险一金和人才引进计划的相关政策。清华北大毕业生趋之若鹜,多达74人,堪称“神仙打架”。博士教师达22人,凸显高学历。

以前,很多人不看好的教育行业,成为如今的香饽饽,分析其中的原因就不难看出,如今的就业形势压力大,以前很少听说有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的,而如今好像有一种趋势,除了就业形势发生改变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育行业稳定,工资收入高,每年还有近三个月时间的假期,而且是带薪休假,这让很多人羡慕。

3月6日,教育部官网发出通知,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为此,要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方式,提升网上就业服务能力,拓宽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并增加升学深造机会,增加毕业生升学深造机会。

这些举措都反映出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要占优势,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非211或985院校毕业的学生不录用,不是用人单位歧视其他学校的毕业生,而是高学历的毕业生太多了,用人单位也知道选用优秀的毕业生。所以,相比之下,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较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