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399套课程

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名将,哪些名将称得上不败将军?

更新时间: 2021-12-10 15:28:19 点击数:

历史上有哪些不败将军?开国大将陈赓绝对是一个。

真实的历史中,战功越显赫的将军,往往打的败仗就越多。比如彭德怀曾败于西府、关家垴,林彪曾败于四平、青树坪,粟裕曾败于临朐、帝丘店,即便是最讲谋略的刘伯承也因挺进大别山损失过半兵力和所有重武器。那么,我国熟悉大兵团作战的高级将领中,就没有不败将军了吗?

有,陈赓就是这样一个人。

陈赓出身将门世家,陈赓的爷爷虽然虽是御封的“武显将军”,却为后人留下了“不得从军,不得为官”的训示。按照父母的要求,陈赓要12岁结婚,然后读书继承家业。对于这样的生活,陈赓没有认命,而是选择了离家出走,投笔从戎。陈赓那时候,才只有14岁。

在黄埔军校,陈赓发起成立了血花剧社,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和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对国民党右派戴季陶、王柏龄等“孙文主义学会”势力,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因为陈赓的杰出表现,他被同学们称为“黄埔三杰”之一。

大革命失败后,陈赓长期在中央特科工作,从事最危险的谍报工作,为保护党中央、获得情报做出了卓越贡献。直到1931男,陈赓才离开上海,在红四方面军担任第四军第12师师长。当时陈赓保卫黄安县城,利用“列宁号”飞机投掷传单和迫击炮弹,43天之内歼灭国军1.5万人。这一点,在《铁血红安》电视剧中,有所体现,可惜被人当做是“神剧”和“奇葩战术”。

在潢川的豆腐店,陈赓一个师就击溃了疯狂进攻的国军16个团。当时担任12师36团的徐海东说,陈赓是我的好师长。潢光战役中,陈赓使用了周总理教的“三面攻击,网开一面”战法,再一次取得大胜。许世友回忆说,此战充分表现了陈赓机智灵活的指挥艺术。

抗日战争中,陈赓的的指挥艺术更加灵活。1937年10月,129 师师长刘伯承和 386 旅旅长陈赓,在七亘村、石南峪间给日军运输队以重创,歼灭日军300 多人,缴获骡马 300 多匹及大批军用品和食物。1937 年底,美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卡尔逊上校到晋东南访问八路军部队时,盛赞第 386 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1938年刘伯承决定袭击晋东南黎城,吸引潞城敌人来援,打一个伏击战。在神头岭,陈赓一举消灭了日军1500多人。这一战的战绩,丝毫不亚于平型关大捷和万家岭大捷,只是很少人知道而已。仅仅在神头岭伏击战半个月后,响堂铺伏击战又歼敌 300 多人,击毁汽车 108 辆,获得了大量的军需物资。还是晋东南,长乐村,日军第 108 师团 104 旅团的 2200 多人又被歼灭。

解放战争期间,陈赓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虽然名义上属于晋冀鲁豫军区,实际上却受中央军委统一指挥。四纵刚成立时,南面是胡宗南部 6 个旅,北面是山西阎锡山的 5 个师。陈赓先灭了胡宗南6000人,又打了阎锡山12000人。更为厉害的是,陈赓还在临(汾)浮(山)公路旁全歼了国民党的“天下第一旅”国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黄正城的几门山炮摆在院子里一炮未发,直接就被缴获了。

1947年大反攻中,陈赓率部南渡黄河,经过半年的斗争,陈赓兵团与刘邓、陈粟兵团成“品”字型展开于中原战场,引起了全国战局的根本变化。渡黄河过程中,陈赓一个晚上就突破了敌人的黄河防线,老百姓中间流传开了一个“陈赓大将军骑神龙飞渡黄河”的传说。

陈赓兵团在豫西一带转战,战绩不小,伤亡却不大。以至于到淮海战役时,整个中原野战军只有陈赓纵队才有电台,中野总部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收发电报,都要用4纵的电台。淮海战役中,中野最强的三个纵队4纵、9纵和11纵交给陈赓统一指挥,形成对黄维兵团围歼的东集团。

淮海战役后,陈赓担任了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成为百万大军过长江的先头部队,迅速攻占马当要塞和沿江阵地,并乘势直捣和解放了国民党的首府——南京。

渡江战役后,陈赓不仅指挥了二野四兵团,还指挥了四野十五兵团。陈赓指挥两个兵团二十多万人,沿粤汉路而下解放广州,并乘势以每天七八十公里的速度,对企图逃往海南岛的 3 万多敌人,合围于濒临南海之滨的阳江、阳春,将其全歼。当华南被我军占领,广西的白崇禧部16万人,再也无法通过海上逃跑了,只能承受被全歼的命运。

随后,陈赓又率部发起滇南战役,在云南边疆全歼了20000多敌人,自此,中国大陆基本得到解放。

值得一说的是,渡江战役后陈赓兵团配属第四野战军指挥,陈赓却和昔日师弟今日首长的林彪发生了两次战略上的分歧。最后中央军委都认可了陈赓的决定,尤其是大迂回包围战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军事战略。

毫无疑问,陈赓是解放军历史上最为顶尖的军事将领,是一个难得的常胜将军。

其他网友观点

粟裕大将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不败将军,虽然当年红十军团兵败于谭家桥,但当时的粟裕只是军团参谋长还不是军事主官,军队的实际上是由军团长刘畴西负责指挥,在伏击孤军深入的王耀武补充一旅时,由于军团长作战部署不当而且部队配合严重失误,致使伏击战演变成了一场惨烈的攻坚战,为怀玉山红十军团的惨败于埋下了伏笔。

谭家桥一役不久后,粟裕率领残余的部队转战浙闽并与地方部队组建了挺进师,从此独立开展了艰难的浙南三年游击战,多次粉碎了敌人的进剿,直到抗战全面爆发后,粟裕才正式结束了艰难曲折的游击战生涯。而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不仅磨炼了粟裕坚韧的性格,也造就了粟裕过硬的军事本领。抗战期间,粟裕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等职,率部在苏中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而未尝一败,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粟裕军事生涯的辉煌点是在解放战争中,指挥了不少战役而未尝一败,能够彪炳史册的经典战例也不少,如苏中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中战役、淮海战役等等。其中,苏中战役可谓一鸣惊人,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粟裕以超人的胆识和智慧迎难而上,在运动中不断地捕捉和创造战机,这也是粟裕高超军事艺术的体现,取得了七战七捷的完美战绩。战后,粟裕得到了苏中地区百姓的歌颂,赢得“粟司令打仗仗仗胜”的美誉,也从此开始,粟裕迈向了大将之路。

粟裕可以说是一位卓越的战略家和战术家,指挥作战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风格,特别是捕捉战机和创造战机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在莱芜战役间,敌人重兵集团南北两路大军,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夹击方式,企图寻求与华野在临沂进行大决战。靠近临沂南线的敌人兵力过于密集,华野很难寻找到战机对敌人实施分割包围,而远在莱芜北线的敌人兵力较为薄弱。

此时的粟裕看到了战机,为了陷入避免被动,粟裕当机立断,决定至南线敌人于不顾,集中兵力迅速隐蔽北上,仅用了六十多个小时,以极小的代价,干净利落地围歼了敌人五万余人大军。而在举世闻名的孟良崮战役,粟裕以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战机,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势,围歼了孤军深入了敌人王牌部队张灵甫整编74师。

在解放战争中,粟裕指挥最艰苦、最复杂的战役莫过于豫东战役了。当时敌人在河南战场上有四个机动兵团,特别是邱清泉兵团和胡琏兵团实力强大,四个兵团控制着各个战略要道而且对对华野所在的鲁西南形成了合围之势,局势已经不利于华野了。而华野此时只有13个纵队而且兵力尚未集中,主力所在地背靠黄河地形狭窄,不利于开展大兵团作战。当时华野的目标是围歼邱清泉兵团,但是战机未成熟,打援兵力不足一旦作战进入胶着状态,华野立即陷入被动的局面。

为了在中原地区歼灭更多的敌人,粟裕决定创造战机,兵行险招抓住敌人兵力空虚的开封,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扰乱敌人企图在鲁西南与华野决战的部署,在打援运动中创造战机。敌人果然中了粟裕的计,围住敌人省会开封后,将委员长立即组织多路大军增援,在华野拿下开封后,粟裕果断弃城打援,在运动中引诱增援的邱清泉兵团和区寿年兵团拉开距离以创造歼敌战机,最终在睢杞围歼了区寿年兵团,并顺带重创了突然冒出的黄百韬部,后粟裕率部安全撤离了战场,豫东战役最终完美收场。

其他网友观点

题主的愿望非常好,希望看到我们心中完美的“战神”,但除非在极特殊的条件下,现实中不败将军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常胜将军大有人在,不败将军几乎不存在。

古往今来,大杀四方的“战神”,虽然有些人在史料记载中很难找到败绩,但他们未必就是不败将军。

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杀神”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多万,指挥作战大小数十次, 史料上也基本上找不到白起的败绩,他也成为人们眼中当仁不让的不败将军,但现在也有学者从六国中唯一有史料记载的《秦史》中,旁证白起在与赵国、楚国的交战中是吃过败仗的。

“战神”韩信在楚汉争斗中,叱咤风云,纵横捭阖,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不世之功,在记载他的史料中也很难找到败绩,但这也不能说他没有打过败仗,现在有人就找到了他在彭城被项羽打败,狼狈而逃的证据。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军收复失地,在与金军进行的大小数百次战斗中,基本上都大败金军,让其望风而逃,虽然最后功亏一篑,饮恨被害,但岳飞的战斗力和爱国精神是值得被人们永远传颂的。其实岳飞也有打败仗的时候,这在《金史》中有明确的记载。

在古时候冷兵器时代,尚难有不败之将,在近代的现代武器装备下,不败之将几乎是不存在的。

我们的开国将帅中,战功卓著的刘伯承、林总,粟裕都是其中的翘楚,但哪有没打过败仗的?刘伯承和林总在红军时期,胜败都是常事,在各自成为一路统帅后,刘伯承在安阳、巨野等战斗中都曾受挫,“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初也曾被敌人追着打。

四野的林总受打击的次数更多一些,在刚到东北时被杜聿明一直打到哈尔滨,另外在四平就吃过两次亏。

粟裕是我军少有的“常胜将军”,“粟司令打仗仗仗胜”不是吹的,但也有在南麻、临朐走麦城的时候。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不败的将军,也许也只有霍去病能当之无愧。这位小将军在有生之年数次出兵匈奴作战,全部大胜而归。封狼居胥,成为兵家的最高理想,而且并没有也任何史料中记载他打过败仗。

但他之所以能被称为不败将军,也是因为他在24岁时就英年早逝了,征战的时间很短。在给人们留下遗憾的同时,也或许成就了他不败将军的称号。

其实,无论是不败将军还是常胜将军,胜败都是兵家常事,因为战争的胜败是有多种因素形成的,有时并不仅仅是由军事主帅就能单独决定的。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