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384套课程

苏轼是豪放派杰出的代表,有没有写过婉约派的诗歌?

更新时间: 2021-11-04 19:24:14 点击数:

野狐试答

题主好,你问的问题应该是:苏轼写过很婉约或比较婉约的词吗?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写过,而且很多。

一婉约词与豪放词

词起源于民间,依附于音乐,本身就是用来佐酒助兴,寻欢作乐的。风花雪月,男欢女爱是词的主要内容,婉约是词的本色,词起初不登大雅之堂,故有“诗庄词媚”之说。经过李后主、柳三变,到苏轼,词才初步取得了在文学上的地位。苏轼开词豪放一派之先河,写下了不少豪放的词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苏轼的婉约词也是不少。

婉约和豪放是后世对词从宏观上的一个划分,很多词也不是以婉约豪放简单就能说得清,词人也不能纯粹以婉约豪放来划分,李清照《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豪放不让东坡,苏轼的婉约词就更多了,婉约起来也是不让那些婉约派大家。

二 苏轼的婉约词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江城子》是苏轼悼念原配夫人王弗的一首悼亡词,王弗非常贤惠,有“幕后听言”的佳话,对苏轼帮助很大。如果王弗在世苏轼或许会免于乌台诗案的劫难,所以,从黄州贬迁密州后的正月,苏轼夜梦亡妻,悲不能已,写下这首千古绝唱,这可算的上是正宗的婉约词了。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张先大苏轼六十岁,两人属于忘年交,此人诗酒风流,尤精与词,属于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名句,他尤其喜欢用"影"字入词,而且妙句甚多,时人誉之“张三影”。文人有唱和之雅好,也有暗中比拼较劲的轻狂,苏轼这首同赋之作,以己之短比张先之长,不但不逊色,而且婉约的很正宗。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消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稼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等行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美人闺中寂寞,午后新沐孤眠,风吹竹响惊醒好梦,此时庭中石榴半开,她对花思人,粉泪满面。偶一为之,到是东坡的可爱之处,此类词如果太多,那就是又一个柳永加温庭筠了。

三 看看苏轼有多婉约

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首小令题为初夏,怎样来表现初夏?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绿槐高柳咽新蝉。绿槐高柳新蝉是夏天典型的意象,着一“咽”字,从听觉上去表现初夏,因为初夏,蝉是新蝉,所以叫声生涩,即准确又很有情趣。薰风初入弦。“熏风”就是长养万物的和煦南风,《礼记 乐记》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这一句用典,但不着痕迹,化用巧妙,又兼及比喻,熏风轻吹,就像美妙的琴声响起一样。碧纱窗下水沉烟。“碧纱窗”自然是闺房了,“水沉烟”是说点燃沉香,沉香以能沉水者为佳,足见是大家闺秀。棋声惊昼眠。当是丫鬟下棋惊醒了午睡的小姐,但此处含而不露,留待下面呼应。

微雨过,小荷翻。此为初夏常见景象,雨后小荷,风中翻卷,极其可爱。榴花开欲燃。写夏天榴花不可不说,关键是和雨后小荷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一个翠绿欲滴,鲜嫩翩然,一个花红似火。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承上篇的“惊昼眠”,此时小姐才登台亮相,丫鬟们伺候她洗手,可小姐伸着纤细柔嫩的手在玉盆中玩水,她用手把清凉的泉水撩起,水落盆中就像一粒粒的珠子有的破碎了,有的圆圆的在水面滚动。多活泼可爱的一个少女形象,简直就是初夏的形象大使。

看看苏轼是多么温婉细致,这首词又是多么精巧雅致。这首词别出心裁,苏轼用闺中女子来表现初夏,把抽象的初夏一下形象化了,初夏就像一个高贵活波又有点小顽皮的少女,词中描绘的景物全是围绕她而存在,她就是夏天的神。

结束语

词不能以婉约豪放来分高下,如果从传世词的数量来看,婉约词的数量是远远大于豪放词的。苏轼的弟子秦观也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苏轼这个豪放词的开山之主都有大量的婉约词,可见婉约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其他网友观点

苏轼可以说是我国词坛最具名气的一位豪放派大咖,对我国词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拓宽了宋词格局,为之注入新生力量。所以,词能从“小道”上升到“可与唐诗相媲美”的地位,苏轼功不可没。

苏轼笔风雄宏豪健,铿锵有力,从他的好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唐诗的影子,所以每当提及苏轼,大家都会想到“豪放”二字。

那么苏轼只善于写豪放诗词吗?当然不是,他是可豪放又可婉约的,只不过他的“豪放”标签太耀眼,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他的“婉约”。今天诗巷在这里分享苏轼最为著名的两首婉约作品。

婉约词一: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 ·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析:

苏轼的这首《水龙吟》是咏物词中的佼佼者,更特别的是:它很婉约,所以这里要被首推。

这是一首别有风格的伤春词作,全篇围绕柳絮展开,情感步步递进,手法很是细腻。

上阕中用到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写“离家”的柳絮。对于柳絮而言,柳枝就是它的家,但是作者这里以柳絮比喻离人(情郎),以柳枝来比喻思念离人的家人(女子),妥当地形容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后面一句点明情感,初步浓郁婉约之风。

下阕先以情感描写作为过度,其后又以丰富的联想来作烘托,伤春情怀得以完美表达。一个“恨”字不仅体现出了女子对离去情郎的怨恨,更体现出了她对春光将逝的恼恨。但是在这一阕中作者仍然没有直接提及主人公,而是通过柳絮来暗涵内容,从表从里都紧扣主题。

此词借柳絮来抒发愁思,融情于无形之中,有人曾评此词可“压倒千古”,虽然有些绝对,但足见它的地位。

婉约词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析:

这首词是苏轼最具有代表性的婉约作品,它也是悼亡词中的巅峰之作,所以要论婉约词,怎能少了它。

这首作品在词坛的地位与诗中元稹的《遣悲怀》在诗坛的地位是相比肩的,相信好多人都很熟悉,在这里我们且简单做一欣赏。

这是苏轼为亡妻王弗所写,她16岁嫁给苏轼,27岁离世,与苏轼在一起的光阴很短暂。好巧,元稹的妻子也是27岁离世的,一直在想,他们的妻子怎么都那么薄命呢。

词的上阕开篇切题,后面的一系列描写承其而来,表达出作者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其中“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千古伤感名句。

下阕借梦境描写来抒发内心情感。作者在梦中回到故乡,见到了在窗下梳妆的妻子。这看似梦境,其实也是平日常浮现于作者脑海中的场景,面对这种无法再重现的情景,面对如今满头白发的自己,难免会悲从中来,难免会“泪千行”。

结句中作者再此落到妻子的坟墓来写,与开篇相呼应而升华情,真是句可断肝肠,令人久久不能平抚心绪。

苏轼还有其他的婉约作品,如《贺新郎》、《洞仙歌》等,都是写得很感人,足见东坡婉约起来也是很牛掰的。

其他网友观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一阙婉约风格的词。

这阙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阙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的上部分作者用发问的形式写起,以奇幻的想象,创造了一个空灵蕴藉的境界,若远若近,寄意深远而幽隐,这一系列的景物描写,写出了作者企盼却又万分无奈,而欲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部分先描写月下的景色,转而睹月思人,抒发了弟弟的怀念。

作者以“转”,“低”,“照”三个动词细腻地描写了月光移动的过程,显得十分生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点出了作者内心的伤感,接着抒发内心的愤怒。以怨月之议反衬离情之苦,责备月亮捉弄离别的人,继而又自我解脱:人生总是悲欢离合,月亮也总会出现阴睛圆缺,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十全十美的。最后,作者以豁达的心情表达对弟弟的祝愿。

下部分对弟弟的怀念,写得婉转曲折,缱绻深沉,今人回味不已。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附录原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他网友观点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便是苏轼婉约风格的词作。

该词是为了悼念早亡的原配妻子王弗而作的一首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人是有多面性的,苏轼亦是如此。

我们都习惯于那位在赤壁慷慨激昂、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气势如虹的江城太守。

而他却又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使多少人潸然泪下。

唤鱼之缘

苏轼还与妻子王弗有一段奇缘,为后人津津乐道。

苏轼曾拜于书院王方门下读书,而王弗正是王方的爱女。

书院旁有一处池塘,塘中有鱼,群鱼翩翩游跃,皆若凌空浮翔,甚是活泼。老师让众弟子为塘取名。唯有苏轼的”唤鱼池“众人叫绝。苏轼正洋洋得意时,王弗也使丫鬟从家中送了题名来,红纸怡上,跃然而出:“唤鱼池”三字,更令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王方见两人不谋而合、心意相通,对苏轼的才华也很是欣赏,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两人得以喜结连理,那年苏轼18岁,王弗15岁。

痛失爱妻

王弗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两人结合后,情深意笃,甚是恩爱。

作为进士之女的王弗通晓诗书,却不曾在苏轼面前夸耀。每每苏轼读书时,便常常伴其左右,当苏轼稍有遗忘时,便加以提示,成为了苏轼的贤内助。

或许是两人的幸福连上天也妒忌,狠心将两人拆散。王弗卒,年方27。

梦中哀思

两人如此的情真意切,对于亡妻,苏轼怎能忘记?

深夜梦中所想,都是与亡妻相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如此深情,怎能难忘?

一字一句,情意绵绵,字字血泪!

---------------------------------

我是子可欣,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

^ v ^

完。

其他网友观点

苏轼不能算作豪放派的代表,在苏轼的全部词作中,婉约词流传至今的还有三百余首,约占传今作品的80%以上,占了绝大部分,而且有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豪放”和“婉约”是两类不同的艺术风格,不是流派。所谓“豪放”,是指词作气魄宏大、无所拘束。所谓“婉约”,是指词作委婉细腻、含蓄旖丽。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可能以一种风格为主,但不可能是单一风格。就宋词而言,擅为豪放词的,也有婉约词;擅为婉约词的,也有豪放词。不能将词人简单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未免有失公允。

《东坡乐府》收词340余首,其中描写女性、送别朋友、应酬官场、咏物寄兴的词占一半以上,这些词均无豪放可言。苏轼有30首咏物词,没有一首能显现几许豪放气派,除少数几首外,绝大多数没有脱离胭脂柔情、离愁别恨。

一、苏轼的婉约词呈现出“以雅为美”的特点,传递出纯洁高尚的男女之情。如《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怀念亡妻的悼亡词。苏轼的妻子王弗在十六岁时嫁给苏轼,两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然而,十年之后,王弗不幸早逝。二人的甜蜜生活戛然而止,苏轼悲痛欲绝。独自一人的生活十分孤独难熬,又过了十个年头,苏轼任职山东密州,一夜梦回往昔,有感而作此词。

这首词是“记梦”,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印。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

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是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倦倦不已。此后岁月里,使他肝肠寸断的,只有那朦胧的月夜,那小松成林的山冈,那遥隔千里的孤坟!这用泪水挥染而成的幽暗画面,凝聚了诗人无限凄凉之情,可以说是字字句句沁满血泪,思念之情天地为之动容!全词有一种震慑人心的悲剧美,“词情蕴藉”“含思凄婉”的婉约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二、东坡之词意象轻灵脱俗,所传递的感情是高雅的士人之情,而非粗俗谄媚之情。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叉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是一篇情致极为细腻的惜花词章。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全词用拟人化手法,亦物亦人,通过杨花随风飘转的情景,刻画出一位梦绕魂牵、幽怨绵绵的思妇形象。起笔便不同凡响,用语精妙。“‘似花还似非花’两句,咏杨花确切,不得咏他花”。“抛家傍路”三句转入拟人手法:“无情有思”引出下面几句的内容。“萦损柔肠”三句写“思”的状态,想象奇妙,神采飞动。“梦随风万里”三句写“思”的内容,是万里寻夫。刚停而又被莺呼起,写尽杨花轻盈飘动而无定所的神韵。

下片先以落红隐衬杨花,说“不恨”只是由笔传情,实则“有恨”。“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所看到的是“一池萍碎”。接下去再深描一笔,点出杨花的归宿。那些漫天飞舞的杨花都在哪里去了呢?这就是有二成变成了尘土,一成变成绿萍。杨花已尽,春色已尽。下句再画龙点睛,“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以情收束全词,干净利落而余味无穷。人泪似杨花,杨花似人泪,杨花美人合二为一。意象的相互交融,空灵婉转,含蓄凄美,精妙绝伦,实为婉约词的极品。

三、即使是作婉约悲词,其间也往往透露出乐观主义精神,这体现了苏轼的心胸广阔及为人处世之标准——“哀而不伤”。如《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该词作于“乌台诗案”后,即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咏孤鸿写自己,表现词人谪居中孤寂,孤高自许而又傲然不屈的心境。上片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接下来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即是实写,又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下片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作者“以性灵咏物语”,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苏轼一生坎坷,历尽磨难,本词虽为婉约词,但他不向任何坎坷与困难低头的阳刚之气和乐观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苏轼对婉约词的题材、内容进行了开拓,其词内容丰富,或怀古,或咏史,或说理,或谈玄,或感时伤时,或描绘山水田园,或抒写身世友情。

他继承婉约而不泥古,力脱香艳之俗而尽显雅美之实,独树一帜,充分彰显了他的艺术个性和艺术才华,令人钦佩。

其他网友观点

问:苏轼是豪放派杰出的代表,有没有写过婉约派的诗歌?

答:苏轼作为豪放词风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那他有写过婉约风格的诗歌吗?

答案是显然的。苏轼不仅写过婉约风格的词,且数量巨大。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作中,有大约三百首是婉约词,占到全部词作的85%以上,也就是说苏轼的豪放词实际只占到他全部词作的15%不到。

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因其在豪放词风方面的开拓和突破性成绩,很多人便以为苏轼是只写豪放词,这是认识不全面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苏轼的经典婉约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而作,凝聚了诗人无限凄凉之情,最能代表其婉约风格。

《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诗人“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都会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读者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序: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是一首记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词中,诗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层层生发。景为燕子楼之景,情则是燕子楼惊梦后的缠绵情思,理则是由燕子楼关盼盼情事所生发的“人生如梦如幻”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永恒追问。全词融情入景,情理交融,境界清幽,风格在和婉中不失清旷,用典体认著题,融化不涩,幽逸之怀与清幽之境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苏轼造意行文的卓越不凡。

《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是一首闺情词。但不同的是,在苏轼之前,写女性的闺情词,总离不开相思、孤闷、疏慵、倦怠、种种弱质愁情,可是苏轼在这里写的闺情却不是这样。女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不害单相思,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拨弄清泉。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色之中。这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的情调。苏轼的此种词作,无疑给词坛,尤其是给闺情词,注入了一股甜美的清泉。

《洞仙歌·冰肌玉骨》序: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艳羡、赞美中附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此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

《江城子·江景/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此词为咏筝之作。上片写湖上景,由雨后初晴的凤凰山写到湖上的清风、天边的晚霞、盈盈的荷花、飞翔的白鹭,似乎在描绘一幅杭州西湖风景图;下片写闻弹筝,先是写筝声之哀婉,再由筝声转写弹筝人,化用“湘灵鼓瑟”典故,既喻弹筝者有湘灵之美,又营造出凄迷的意境。

苏轼的婉约词不胜枚举,十二就不再一一罗列了。

透过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取得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巨大突破。可以说即便没有豪放词,凭借婉约词,苏轼亦可问鼎北宋词坛。

人生若觉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我是@十二读书

其他网友观点

苏轼写过的婉约类的诗词很多,推荐一首描写女子天真、活泼的词《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盆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这首词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清丽欢快的情调,显得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词中的少女形象,与一般闺情词中疏慵倦怠、孤闷愁苦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满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中活泼健康的少女形象,与初夏时节富有生气的景物、环境,构成了一种和谐、清丽、灵动的情调,令人流连忘返。

其他网友观点

苏轼是宋代词作家的杰出代表。古词本来是皇宫贵族,富官达人用来悠闲行乐的方式,和现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有相似之处。不过那时是词为重点,现在是曲和歌手是重点。填词在唐代就有,到了宋代,这种娱乐方式达到了高潮。出现了上百种词牌。词牌是曲子结构固定不变的,一种曲普一种格式,然后根据词牌去填词。一开始文人们填的词大多委委诺诺,卿卿我我,人们称这为婉约派,李清照就是婉约派的代表。后来苏轼发起改变了词风。多以豪放的气派来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就是杰出的豪放派的代表作,对后来词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力。出现了好多豪放派的人物。如辛弃疾,岳飞等人。他们豪放的词作品一直流传至今,受后人追捧。

豪放派的词人多数都性格豪爽,为人义气,志气钢强。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但他又是知情有义之人。他的婉约方式的词丝毫不次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我也读过苏轼的婉约派的词作品,如卜算子,蝶恋花,江城子等。尤其是《江城子》乙卯正日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疏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日夜,知松冈。

这首词多么感动人,真是男子有泪不轻弹,有泪即到断肠处。[流泪][流泪]

其他网友观点

抱歉,我没看过苏东坡之诗,不明之事难以答。

其他网友观点

横看成岭侧重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觉得苏居士和她妹苏小妹的对诗充满婉转的幽默乐逗,好激而好幽,不刚又不柔,好逗而好玩。谢谢![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