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230套课程

“女取《诗经》,男取《楚辞》”如何理解?

更新时间: 2021-08-15 10:04:32 点击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女孩子偏向《诗经》,男孩子偏向《楚辞》。

这不仅仅是因为两种作品中的词汇、表述有所不同,更是因为两者之间描写对象和情感蕴藉的差异,其中包含着父母对于孩子的不同期许与美好祝愿。

如果能了解《诗经》和《楚辞》的不同之处,就很容易理解这种现象了。

第一、《诗经》和《楚辞》的来源不同

《诗经》虽然说是没有确定的创作者,但通过其隐性特征,实际上可以认定是采诗人整理过的诗歌。

“雅”、“颂”都是官方乐曲,肯定出自上层社会的乐官,这个毋庸置疑。但其内涵往往都是追怀祖先,歌颂其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所以对上层社会的生活描述较少,民间气味比较浓重。

而十五“国风”虽然号称民歌,但是它们在形式上基本上都是以四句为主,在结构上都是“一唱三叹”,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工整性。

试问,十五封国的地盘何其广大?各地人民生活的习俗又何其不同?

如果都是民间传唱的歌谣,那又是如何做到全国上下如此统一呢?

所以,“国风”中的诗作,是采诗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或者只是根据民间百姓的诉求,另行整理或创作出来的。

就像一位记者写了一篇人物专访,内容肯定是来自于素材,但创作者是这位记者。

如此看来,《诗经》中的诗歌代表的其实是底层生活的写照,更接地气一点,描写的内容往往也多是普通百姓的诉求。丰收、爱情、娱乐、功劳等等。

这些内容与女孩子在社会上的地位是相通的,强盛的生育能力、美满的爱情追求等等,这些内容在《诗经》中多有言表。

《楚辞》有明确的创作者。

一般认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被记录的第一个作家。《楚辞》中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由屈原创作,宋玉等人只有零星几篇而已。

因为贵族身份,屈原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带有社会阶层的观感在其中。比如《国殇》中对战士勇武的歌咏,《离骚》里对不得志的愤懑,这些内容离百姓的生活是很远的。

但是,男权社会里,成为贵族是每一个家庭的梦想。女子对君王是否忠诚,这个没有任何的关系,但男子却一定要有忠诚、勇敢等等诸多品质的。

这种男性独特地位的表现,使得其取名的时候更贴近于《楚辞》。

第二、《诗经》和《楚辞》所蕴含的情感不同

内容来源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两部作品情感蕴藉的不同,所以就会出现不同的倾向性。

《诗经》中的情感往往是期许、希冀、赞美、歌颂的,即使是像《硕鼠》、《氓》一样描写凄惨事件的诗歌,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爱情的追求。

比如,《氓》虽然写一个女子的不幸遭遇,但除此之外,更多的描述是这个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在失望之后离开的决绝。它有着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幸福要去争取、不幸要靠自己走出来。

很多解析者往往只关注着女子在当时社会的不幸遭遇,其实是片面的。当时虽然是男权社会,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在,女子只是失去了对社会走向的话语权,但从地位上来说,还没有到后世丧失得如此严重,还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所以,《诗经》里表述的情感更符合女性对生活的期许。

《楚辞》中的情感往往是无奈、愤懑、失望、悲伤的,这与上层社会的构架有关。

屈原的身世很不简单,他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与楚王属于同宗,所以说楚国是屈原的宗国,其他人都可以出走投奔别国,但屈原不能离开。换句话说,对很多臣子来说,楚国出俸禄请他们工作,这个国家就相当于一所公司一样,但屈原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一脉,这是他的家。

而这样的地位依然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只能在诗歌中咏叹,这就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悲愤、无奈、失望的情绪。但这些情绪更能衬托出其志向的远大,男儿应当定国安邦,志存高远。

所以,《楚辞》中的情感自然就更符合男性对理想的追求。

如此来看,取名之时,《诗经》与《楚辞》的不同选择,其实是家庭中对于男女两种身份的未来期许不同。

男子当志存高远,在男权社会中有崇高的理想;女子更偏向于朴素的生活,更希望其有美满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说"女取《诗经》,男取《楚辞》"是有一定道理和根据的。在《诗经》中,最主要的是"国风",它从各个方面充分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有的揭露权势者的凶残与荒淫无耻,如《秦风.黄鸟》等,有的写人民长期当兵的痛苦,如《唐风.鸨羽》等,但较多的还是写的是男欢女爱的恋情故事,如《周南.关睢》等等。所以才为历代女人们垂青钟爱,说女取《诗经》实不为过。《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战国中叶,七雄纷争,兼并加剧。楚国贵族后裔屈原,代表进步力量,坚持政治变革的理想,表现了与权势者的腐朽势力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虽然失败了,但却写下了光耀千古的长篇抒青诗《离骚》,之后又有《九章》,《橘颂》,《天文》等伟大而浪漫的诗篇相继出世,展示了屈原思想的博大和探求真理的无畏精神。所以屈原成了历史上男人的偶像和男神。如此说来,男取《楚辞》绝对是正能量!

其他网友观点

女取《诗经》、男取《楚辞》,这是民间广泛流行的取名方法。说到给孩子取名字,无外乎吉祥、有内涵、寓意深刻、字形上佳等方面,这就要求取名字要有出处。

总体来看,无外乎以下几种途径:

1.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或宗谱,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姓氏是有家谱的,比如孔、孟、吴等等,这种传承除了记载了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还给孩子按照相应的辈分取名字留下了一个字。

比如:管姓,我的父亲恩福,大爷恩礼,父一辈在家谱上都是“恩”字,我这一辈家谱上是“仁”字,哥哥仁东,我仁忠。

按照家谱取名字相对要简单一些,姓+辈字+其它字即可。

2.引经据典

引经据典是给孩子取名字的重要来源和途径,女取《诗经》、男取《楚辞》则是最为流行和最具意义的方法了。

我喜欢的《诗经》里的: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的“云远”;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的“尔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的“子衿”、“子佩”等等。

我喜欢的《楚辞》里的: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的“嘉名”;

“冀枝叶之峻茂兮,原俟时乎吾将刈”的“峻茂”;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信芳”;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修远”。

过去给孩子取名字,不是家里的长辈,就是有威望、有名气或有文化的人,这也使得我们中华姓氏变得丰富多彩、意义非凡。

3.很随意的名字

过去,还有很多父母限于没有文化和为了孩子好养活,很随便的就给孩子取了一个名字,比如石头、铁蛋、柱子、狗子、二娃等等。

取这些名字的孩子,大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能够糊口养命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根本不会在给孩子取名字上下什么功夫或浪费时间。

4.特殊意义的名字

“建国、国庆、文革、大庆、长春”等等,这些名字我们都很熟悉吧?这些名字大都具有特殊含义和纪念意义,一听一看就知道什么含义。

拥有这些名字人,他们大都是今天的年长者,大多是1949年-1979年期间取的名字,稍后虽也有,但已经是很少了。

总之,给孩子取一个好的名字,能给人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对孩子的尊严和自信辅助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