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2617套课程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29年才被灭,阿斗是大智若愚吗?

更新时间: 2021-08-15 10:04:25 点击数:

公元234年,一代名相终生致力于北伐的丞相诸葛亮病逝于渭水的五丈原。

公元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邓艾率偏师成功偷渡阴平,直逼成都,蜀后主刘禅不战而降。

那么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又坚持了29年才被灭,阿斗刘禅算是大智若愚吗?

后主刘禅身上的标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他是大智若愚,有人说他没心没肺,亡国后乐不思蜀。

诸葛亮死后给刘禅留下了什么?

诸葛亮死后,给刘禅留下了哪些宝贵的资源呢?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前,已经对蜀汉做了一系列的安排。

首先在北伐之前密奏刘禅,死后可以让蒋琬接班,蒋琬之后有费祎,费祎之后有董允。这三位辅佐刘禅,恢复民生,抵御外敌,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次为蜀汉保留了北伐的主力军队。诸葛亮病重时,深知自己死后北伐无望,于是改变了策略,为了安全把近十万北伐的军队安全撤回到汉中,安排了杨仪、姜维撤军,魏延断后,虽然杨仪与魏延有矛盾,但好在很快两人的问题被解决掉了,对蜀汉并没有造成特别大的动荡,军队实力犹存,加上蜀道和秦岭的地理优势,只要没有重大的战略失误保卫蜀汉是没啥问题的。特别是诸葛亮在军中提拔了王平,在数年后的曹爽伐蜀之战中,王平力挽狂澜,打退曹爽,保住了汉中,延续了蜀国的命运。

蜀汉北伐的精锐部队

最后就是诸葛亮依法治蜀、联吴抗曹的国策和以身作则的做法稳定了蜀汉的后期稳定。刘禅包括后面的三位贤相都是延续了诸葛亮依法治蜀的国策,使蜀国安稳渡过了一段和平时期。

还有一点就是自从诸葛亮死后,魏主曹叡以为大患诸葛亮已死,把重心放在了辽东和东吴方面,减轻了对蜀国的用兵压力,也使蜀国可以借机休养生息。

正史《三国志》对后主刘禅的评价

作为严谨的史学家陈寿在给刘禅做传时,已经对刘禅做出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

什么意思呢?自从诸葛亮死后,刘禅先是把诸葛亮的相权一分为三,蒋琬去世后开始亲政。以这种政治动作来说,刘禅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似乎也讲不上。而蒋琬去世后,蜀汉的政治迅速腐化,国力的衰败速度也远比姜维北伐的消耗大,这也是事实。陈寿评曰: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以这破败不堪的样子而论,要说刘禅是个英明神武的君主,这是诛心之论。

特别是自从董允死后,姜维数次北伐无果,劳民伤财,蜀汉体制衰败,刘禅重用宦官黄皓,亡国恐怕是迟早的事。

结语:刘禅未必如小说和民间所言如此不堪,但是是个庸君毫无疑问。阿斗也许并非是扶不起,但是能力不足是毫无疑问的。陈寿评曰: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这算是比较中立客观。

其他网友观点

诸葛亮去世后29年蜀汉灭亡,和刘禅是否大智若愚,没有任何的逻辑关系,只是文字表达带来的错觉。举个例子,我上半段只要改一个字,问题的含义就会截然相反: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29年就被灭!

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又容易产生“扶不起的阿斗”,只花了29年就把蜀汉霍霍完了的想法。所以是黑是白,只是媒体为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的春秋笔法而已。想要真正了解历史,探寻刘禅是明是昏,还是要从史书原文入手,对比一下诸葛亮时期和刘禅时期的蜀汉情况。

关于诸葛亮时期蜀汉民生国力的情况,非常遗憾的没有直观记载,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侧面的描写来窥视一二。

诸葛亮在位时期,可以说是蜀汉对魏战争最密集的时期,这点不必再赘述,因为这经常成为历史上评价诸葛亮“穷兵黩武”的证据。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见战争是非常消耗钱财物资的,而这些无疑都会转嫁到百姓的身上,增加他们生活的负担。

一般人们都会援引下面这段话,来说明诸葛亮是怎么解决军资问题的。《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这段的解释是,诸葛亮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方法,打击南中的豪帅势力,即平定了南中的叛乱,又增加了蜀汉政权的税收、人口,利用从豪帅那缴获的物资解决了北伐的军资问题。

当然诸葛亮也不能光薅一只羊,那不得薅秃了。而且南中在当时是蛮荒之地,穷乡僻壤,相比来说更富饶的益州也无法支撑连年的北伐,更何况是南中。所以蜀汉当时的经济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三个反面。

第一、兴修水利农业、盐铁官营。

诸葛亮治蜀非常重视水利农业,《水经注·江水》记载:

诸葛亮北征, 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此处的堰指的正是著名的都江堰,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堰官,而这一套养护制度一直运行了两千多年,至今依然是行之有效的。

除了都江堰之外,诸葛亮在益州还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成都志》记载:

县西北十里,其地洼下,水势易趋,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捍之。

这些水利工程为蜀汉创造了大量的良田,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北伐的粮食问题。

东汉时期,朝廷曾经取消盐铁官营,允许民间私自煮盐,国家抽取盐税。刘备入蜀之后,重新恢复了盐铁官营,《三国志·吕乂传》记载:

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后校尉王连请乂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幹等并为典曹都尉。

《三国志·王连传》:

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后来王连迁为蜀郡太守、兴业将军,却依然“领盐府如故”,可见蜀汉对盐铁的重视。后来诸葛亮治蜀期间,对于盐铁之事无论大小,更是亲自过问。《诸葛亮集》中曾经记载,一次战斗中发现有一千多把刀质量不合格,诸葛亮竟然亲自主持锻造实验以寻找原因。

诸葛亮还大力发展盐井,《诸葛亮集》卷5《遗迹篇》引《山川纪异》称“诸葛盐井有十四。”《博物志》又载:

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并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热,以盆盖井上,煮盐得盐。

诸葛亮亲自改进推广了利用天然气煮盐的火井技术,极大提高了煮盐效率,使所产的盐不仅仅满足蜀地的需求,还销售到吴魏,创收了大量“外汇”。所以《南漘楛语》中称“三国时,吴蜀皆资盐赋”。

第二、蜀锦。

成都有一个别名,叫“锦官城”,即得名于诸葛亮所设立的“锦官”一职。在很久以前,四川的纺织刺绣业便非常发达,西汉左思在《蜀都赋》中就有:

“闤阓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利用这个优势,设置锦官大力发展蜀锦业,甚至专门下达《言锦教》称: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以强调蜀锦的重要性,所以到了蜀汉灭亡后,成都府库内依然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这些可都是能直接当钱用的奢侈品,硬通货。景初二年的时候,魏明帝曹睿送给倭女王的许多礼物中,就有“锦三匹”。

《丹阳记》中也称:

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道,至是乃有之。

可见现在江南地区著名的丝绸刺绣,最初是由蜀地流传而来的,而这些蜀锦,流传于吴、魏的市场中,成为富豪们争抢的奢侈品,无形中又资助了蜀汉的经济。

魏文帝曹丕就曾发现这个情况,还专门写了一篇《与群臣论蜀锦书》,劝阻群臣贵族们不要再买蜀锦了,“你们每买一匹蜀锦,都会成为射入魏国将士胸口的利箭”,然而曹丕的劝阻似乎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

第三、较健全的货币体系。

《三国志·刘巴传》引《零陵先贤传》记载:

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这段在现在成为了刘备变相剥削百姓,假仁假义的“铁证”。

但是东汉末年,董卓铸小钱,使得东汉货币体系崩溃,很多地方甚至退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晋书·食货志》记载:

至魏武为相,於是罢之,还用五铢,是时不铸钱既久,货本不多,又更无增益,故谷贱无已。

曹操担任丞相时,废除了董卓所铸的小钱,恢复汉五铢,但当时货币体系崩溃已久,一直到魏明帝曹睿时期,五铢钱始终都是在废用之间反复不定,大多时候以谷帛代替。

而东吴虽然有自己的铸钱,如“孙权嘉禾五年,铸大钱一当五百”,到赤乌元年春又“铸当千大钱”,都是严重超发的恶币。于是到了赤乌九年被废弃,《三国志·吴主传》援引《江表传》:

“是岁,权诏曰,谢宏往日陈铸大钱,云以广货,故听之。今闻民意不以为便,其省息之,铸为器物,官勿复出也。私家有者,敕以输藏,计畀其直,勿有所枉也。”

相比来说,刘备所铸的“直百钱”实在是太良心了,后来蜀汉又再铸蜀五铢,依靠相对优良的质量在三国之间流通,甚至出现了“吴用蜀钱”的情况,蜀五铢和其他汉时五铢一直到唐代才被废除,流行了700年之久。

就像美国依靠美元霸权剥削世界资源一样,蜀钱的流行导致吴魏大量的资源流入到蜀汉。虽然连年的北伐使战争负担依然会转嫁到百姓的头上,无法彻底改变蜀汉“民贫国虚”的情况,但是有这三方面的分担,蜀汉百姓的税赋反而更低,生活要更好一些。

一般都说陈寿是诸葛亮黑,但他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并没有否定诸葛亮治蜀的功绩:

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援引袁子曰: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如果诸葛亮治蜀时,百姓过得“面有菜色”,如何会至今怀念诸葛亮呢。在南朝文学家殷芸编写的《殷芸小说》中记载了这么一则野史趣事:

桓宣武征蜀,犹见诸葛亮时小吏,年百余岁。桓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意颇欲自矜。答曰:“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正不见其比。”

诸葛亮在时,老百姓的生活也就那样,没感觉到什么特别的,但是自从诸葛亮死后,再也没见到可以比的上的了。如果刘禅真的是大智若愚的话,诸葛亮给其打下的基础是非常好的,哪怕只是萧规曹随,在减少北伐之后,百姓的生活就算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差。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在诸葛亮留下的“蜀中三相”蒋琬、董允、费祎相继去世后,刘禅不但毫无建树,反而开始重用陈祗、黄皓等奸臣,逐渐荒废了诸葛亮留下的法令。考古发现,蜀汉后期的五铢钱大小、重量迅速下滑,不复原先的品质,可谓侧面反映了蜀汉国力的迅速衰弱。

《三国志·薛综传》记载,薛综之子薛珝在出使蜀汉后,孙休曾问其蜀政得失。薛珝回答说:

“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刘禅昏庸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大臣只会明哲保身,在朝堂上听不到正直的话,百姓脸上皆有菜色,是当时蜀汉的现状。孙休在位258年至264年,正是蜀汉灭亡时的前后,连外臣都已经看出“祸之将及”,然而刘禅却依旧“怡然不知”。

正应了陈寿在《三国志·后主传》中对他的评价: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刘禅的大智若愚,其实压根是他本身的懵懂无知,和白纸一样。遇到诸葛亮这样的贤相,就是一个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最多算是一个平庸的皇帝,可一旦没有了约束,很容易被狐朋狗友带偏。

其他网友观点

阿斗,大名刘禅。在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即位,于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被灭国,在位长达41年。后被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公。在安乐公的爵位上安然又快乐的渡过了八九年的时间后,于泰始七年(公元271年)离世。

实际上在安乐公之外,他在民间还有一个更加广为流传的称号。在洛阳的一次宴会上,随意的说出了一个句话就成为了成语,即乐不思蜀。由此获得了称号,“扶不起的阿斗”。进而加上他亡国之君的名头,坐实了他是一位很称职的庸主。

“庸主”这样的评语。说起来,好像也没有亏待他。

刘禅在位长达41年,诸葛亮在其中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的时间有12年,秉承诸葛亮治国理念的蒋琬费祎等人又占据了19年。费祎死后至263年蜀汉被灭,刘禅亲自下手治理国家10年,这十年当中刘禅眼中的趋走小臣宦官黄皓,开始登堂入室,败坏朝政。

可以说,基本没有刘禅表现的机会,全部有人代劳。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人说刘禅是大智若愚?

尽管在世人眼中刘禅是配不起大智若愚的。

可是,在一代贤相,智慧化身的诸葛亮笔下和口中,刘禅不仅不是一位庸主,而且被认定为天资仁敏的明主。

《诸葛亮集》将诸葛亮的话保留了下来,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於竹帛也。

听到诸葛亮的称赞,刘备很是高兴,但他没有昏了头,而是很清醒的叮嘱刘禅,除多读书之外,并将一些行为规范传授给了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但是刘备却没有与刘禅唠叨什么治国大略以及如何做一位明主。这无疑是肯定了诸葛亮所说的,并认同了刘禅的治国才能,只是对十六七岁还未完全定性的刘禅,还有一些不放心而已。

这才让刘禅父事诸葛亮,主动学习诸葛亮治国方略。

但是刘禅别看年纪小,却是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说了一句“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话,将诸葛亮身具的才能发挥到了最大。

这以一国相托的情景,只会造就一种情景出现,那就是凌驾于帝王之上的权臣的出现。

三国之前的权臣也有几个著名的,如西汉的霍光王莽,东汉的梁冀董卓,到了三国时期,东吴的孙峻和孙綝两兄弟,但有好的归宿和下场的,几乎没有一个。

而在疲敝的蜀汉,实为权臣的诸葛亮不仅没有得到猜忌,反而是被刘禅一再的维护。诸葛亮刚刚离世,李邈立刻上书挑拨君臣关系,被刘禅识破,将李邈处死。

紧接着按照诸葛亮的临终建言,相继提拔了诸葛亮选拔的人才蒋琬和费祎,并将朝政大权交给二人。刘禅此时还未年满三十。

而为了平衡朝中势力,便于统治。刘禅又将蒋琬和费祎的职权进行了调整。

延熙二年(公元239年)任蒋琬为大司马,录尚书事。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任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让二人在朝政中的职责相互牵扯,蒋琬偏重行政,兼管军事,费祎正好与之相反。

这种局面很是稳定,也没有出现曹魏内部出现的各种权臣接受禅代的剧目。

至于说,刘禅最大的蠢笨就是面见司马昭时,创造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谈。

事实上,这一点正是为后人称赞的地方,也是刘禅大智若愚的来历,以呆傻的面目示人,却以亡国之君的身份保全了身家性命,甚至于子孙的性命。

刘禅愚蠢,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