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420套课程

河南暴雨302人遇难-河南突降暴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1-08-03 11:38:41 点击数:

“千年一遇”的大暴雨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烟花为什么能够远程控制内陆城市的降水?中国直接出手打散台风究竟可不可行呢?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一个朋友说,关注我进入今天的故事。

被暴雨突袭的城市

从20号下午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暴雨袭击了河南,很多人的朋友圈以及微博社交平台都被“郑州暴雨”和各种求助求救信息刷屏,医院、学校,地铁乘客被被困的消息不断传出,让全国人民都知晓了大暴雨袭击排水系统,薄弱的内陆城市所带来的可怕影响。根据气象局表示,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这场特大暴雨无论是小时降水,还是日降水量都是超千年一遇的,从17号开始截止到20号晚间,仅用三天的时间,降雨量就达到了617毫米,几乎相当于郑州市去年一整年的降水量。接着的21号和22号,周边市区接连传出被淹消息,给河南省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肯定有很多朋友会好奇,虽然内陆城市很少会受到台风的影响,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是常见现象,为什么往年没有遇到这么大的强降雨呢?

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在分析这次特大暴雨原因时认为,是今年的第六号台风“烟花”主导了这次河南省的强降雨,还用到了“远程控制”这个词,这想必就让很多人更纳闷了,我们都知道台风会带来周边,一大片地区的降雨天气,甚至还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的次生地质灾害,但在郑州暴雨的时候,人家“烟花”还在距离我国海岸线约100公里的位置,为什么它能够“远程控制”郑州暴雨呢?又为什么途经的沿海城市都没有特大暴雨,直接下到了郑州去呢?关注我,咱们往下看。

海上开辟的水汽通道

相信大家都知道暴雨的成因,不是从天上倒下来的,而是高空中的大量水汽,遇冷凝结之后才产生的,因此要想形成暴雨,就需要大量的水汽,而这正是今年的特殊之处。要知道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年年有,为什么过去很少听说台风,就给内陆送去暴雨的事情呢?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我国南方地区的副热带高压,会牢牢把持着东南沿海地区,就像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夏季季风吹来的太平洋水汽,在这些城市就被阻挡住了,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大雨落下,也就不会波及到内陆地区了,所以通常进入到我国内陆地区上空的水汽,基本上都是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一部分,没有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作为支持,根本就不成气候。

但是今年的情况很不一样,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在郑州暴雨前几天内,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持续偏北,一直覆盖在黄海、日本海、东三省和朝鲜半岛上空,台风“烟花”带来的水汽再也没有阻挡,长驱直入地来到了华北平原,也就是说今年将太平洋水汽,送到郑州的水汽通道,实际上是一条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共同影响的水汽通路,从地面沿东南方向一路冲上来,而同时和往年一样的印度洋水汽,依旧从高空沿西南方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原地区,两波水汽在华北平原交汇之后,又迎头撞上了太行山、伏牛山两道阻碍,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地形上不断抬升,最终在高空聚集成云,降下了这一波千年一遇的大暴雨。所以说呢,是各方面的气候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这一次的河南暴雨。

事实上这也不是河南第一次因为台风遭受暴雨的袭击,在历史上类似的强降雨现象,在河南当地也曾有发生,其中最强的一次降雨,发生了1975年的八月份,当年的三号台风第二次登陆后,接连穿过江西、湖南两省,深入中原腹地,最后在河南整整停留了四天,并且相较于此次的台风烟花来说,7503号台风的风力等级要更大,其构成的威胁也是更大的。在与西太平洋富热带高压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当时的降雨中心单日降雨量已经达到了830毫米,三天的雨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05毫米,大暴雨直接引发了淮河上游的大洪水,驻马店的水库大坝也无法承受,迅速增长的水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最终发生垮坝事件,直接导致了1100万人受灾,死亡人数一度超过了2.6万人,造成了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这次的强降雨事件也被称为758暴雨事件。听到这里,观众朋友们应该已经明白了台风“烟花”和本次郑州大暴雨的关系,实际上即使没有这次郑州的暴雨,“烟花”仍然有很多和其他台风不一样的特点,朋友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长按点赞咱们接着讲。

“烟花”为何与众不同

如今,随着“烟花”不断地靠近和最终登陆,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甚至是山东都是风雨大作,而这就是“烟花”的特点之一,就是规模。“烟花”的风区规模比一般的小型台风要大得多,它的云盘直径超过了将近1000公里。其中心的台风眼,直径更是达到了将近100公里,可以说任何一座大城市,和它的体积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种超级台风往年虽然也见过,但带来的影响可能也不如“烟花”来的大,而这要归因于“烟花”的第二大特点,就是速度。“烟花”的速度有多慢呢?从浙江舟山的普陀到浙江嘉兴的平湖,就一个杭州湾,130公里,它走了足足21个小时,平均每小时走六公里,也就是时速6公里,相信开车的观众朋友都能明白这是个什么概念,很多人骑自行车都比它快得多。

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今年19号还诞生了第七号台风“查帕卡”,其实跑得比“烟花”还慢,但对于这种小型台风来说,慢慢地登陆可以帮助他消耗一部分能量,这是好事,但“烟花”则不然,我们都知道“烟花”的风力最开始足足有十二级,即便登陆之后渐渐降到了八、九级的水平,强劲的风力也让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抽水泵,不断从海平面上卷起水汽洒向周边地区,形成持续的暴雨天气,这种情况下“烟花”走的越慢,降水时间就会越长,造成的危害就会越大。为什么“烟花”走得这么慢呢?这就要说到今年的第八号台风,“尼伯特”,虽然它之前在登陆日本的路上,对我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和“烟花”同时出现使得它们形成了双台风效应,互相牵引,不仅加大了我们对台风路径的预测难度,也让“烟花”的行进速度变得更慢了。

最后,也是因为台风“尼伯特”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造成的,也有专家认为本次台风“烟花”在登陆之后,可能会长时间停留在原地,由于它的超强风力和庞大的含水量,一旦长期停留在我国沿海地区,必定会产生难以想象的破坏,对许多城市和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也有专家认为,本次台风“烟花”有可能会在这一次登陆之后会被直接“除名”。这里想必又有观众听不懂了,我们能明白“烟花”会造成重大灾害,但是“除名”是什么意思呢?长按点赞关注我,我给你讲讲台风的命名规则。

“烟花”一名载入史册

其实台风的命名方式很有意思,在受到台风影响的14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每个国家或地区各起十个名字,加起来一共140个,这些名字会在每年中轮流使用的,也就是说每一年的台风名称,其实在十几年前可能都用过一次了,只不过因为14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分配,所以同一地区连续几次被使用,同一个名字的台风袭击概率就太低了。但是呢,这里面有一个例外,就是如果某一个台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就可以申请作为一个特殊的事件封存,在它以后的台风就再也不能使用这个名字了,像之前对中国影响很大的山竹,还有利奇马,名字都是已经“绝版”了的,以后不会再出现了。如果有些观众朋友有印象的话会想起来,去年还有新闻说,因为最近强台风天气过多,导致名字不够用了,所以需要开会再起几个名字。

“烟花”这个名字是我们中国澳门地区起的,而之前载入史册的“山竹”是我们中国自己起的,至于同样在中国造成重大灾害之后,受到封存的“利奇马”,其实是越南的一种原产水果,在国内也叫鸡蛋果,这个名字就是越南起的。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如果“烟花”这次成为重大灾害的主因,就像曾经的“山竹”和“利奇马”一样,最终作为特殊事件封存的话,这个名字肯定也是要“绝版”的。那么最后强子再来聊聊最近很流行的一个传言,就是中国因为河南受灾太严重,决定直接出手用大型炸弹把“烟花”打散,彻底解决灾情,这个传言是真的吗?它有多少真实的可能性呢?

打散台风?不可能!

其实听完上一节,大多数观众应该已经有自己心里的答案了,“烟花”造成的影响虽大,但以前的“山竹”和“利奇马”哪次不是牵动全国的巨大自然灾害,也没见中国出手消灭台风啊,不过可能还有观众认为,以往我国的军事实力比较弱小,没有打散台风的能力,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多新型的武器装备,说不定就能做到了呢?实际上啊这还真不是武器装备的事,我们直接拿世界上,现存最大威力的炸弹来说,俄罗斯的R-36M弹道导弹,弹头的威力可以达到2000吨以上的TNT当量。相当于1300多个广岛原子弹的威力,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现役导弹,但是就这种级别的破坏力,和台风的威力相比都不值一提。台风共有六个等级,根据美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的说法,一场中等级台风产生的热量约等于,每20分钟千万吨级别的核弹爆炸,放在1990年,全人类所用能量还比一场飓风,所产生的能量少20%,远远高于R-36M弹道导弹,这根本就不是区区一颗导弹能解决的事。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人类能够做出,比台风能量还恐怖的炸弹,能够一颗摧毁台风,但在那之后造成的环境影响要更甚于一场台风的袭击,所以与其幻想怎么解决台风,不如踏踏实实做好防汛防灾的准备。我们人类不能直接,和大自然的力量抗衡,但我们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物种,依靠的就是我们趋利避害的智慧,一旦极端天气出现,该停工就要停工,该停学就要停学,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毕竟中国老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家做好防汛工作,提高防灾意识,台风过后我们依旧能够,快速恢复生产生活。朋友们你们觉得暴雨背后的烟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长按点赞支持下,喜欢我的文章就点点关注吧,下期会带来更精彩的内容,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