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11套 共更新21230套课程

24节气是谁发明的?

更新时间: 2021-08-01 19:54:02 点击数:

今天立秋,回答这个问题应应景。

我们现在依然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事实上是四百多年前的欧洲耶稣会教士和中国天主教徒合力编撰的,领头的叫汤若望。再简单粗暴的说,是外国人发明的。

在汤若望等耶稣会传教士重新编纂《时宪历》以前,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里的“节气”是指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日期等分,称为“节气”。

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种确定方法被称为“平气法”,每“节气”之间日期相同。

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

从实用角度说,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按照新方法所重新确立的“二十四节气”,比之前把一年平均分配为24份,要科学得多,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也大得多。

有一种说法说主持《崇祯历书》编纂工作的其实是徐光启,并不是汤若望;汤若望只是在明朝灭亡后窃取了《崇祯历书》的学术成果,并大肆删减后进贡清朝统治者。

然而这种说法忽略了一点,就是这本《崇祯历书》所根据的天文学原理是从哪里来的?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某种意义上他才是今天我们“二十四节气”之父

如果是从中国传统天文学知识而来,那么到是可以说是汤若望窃取了《崇祯历书》的学术成果,但是《崇祯历书》所依据的明明是丹麦科学家第谷(Tycho)天文体系为基础的,这怎么能说是汤若望窃取呢?

只不过因为当时徐光启在明朝“位高权重”,所以编纂新的《崇祯历书》以徐光启来主持而已。要知道,当时汤若望这些西方传教士在明朝官员眼中就是些“白身”(没有官职)的和尚、道士。

另外,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徐光启本人就是一个“崇西派”,他作为明末科学素养最高的中国人,是非常看不起中国传统天文学和数学的,他认为从西方传来的《几何原本》有 “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试,不必改。

但是对于我们传统数学、天文学知识在徐光启看来几乎一钱不值,“所立诸法芜陋不堪读”,在《刻同文算指序》中还说 “网罗艺业之美,开廓著述之途。虽失十经,如弃敝履矣”。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最后,在明末,明朝传统派就曾经多次质疑徐光启、汤若望使用欧洲天文学方法为基础编纂新的历书,最后双方约定用各自方法推算出天象的时刻、方位等,然后通过实测来分胜负,《明史·历志》还记载了双方八次“比试”。

而最后的结果是传统派0:8欧洲派,完败。

当时明朝钦天监一些学生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说明自己是如何被“西法”折服的:“部议兼用西法,余辈亦心疑之。迨成书数百万言,读之井井,各有条理,然犹疑信半也。久之,与测日食者一、月食者再,见其方位时刻分秒无不吻合,乃始中心折服。”

最后,回到题目本身,“二十四节气”这个概念确实是中国先人发明的,但是今天依然使用的“节气”划分法却是明末欧洲传教士根据丹麦科学家第谷的天文体系创造出来的,除了名称以外,和明清以前的“二十四节气”没有任何关系。

其他网友观点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谢邀。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从我们现在的气候特点来看,和黄河流域的气候也最为契合。从历史上,最早记载呢,是公元前104年,邓平等制定了《太初历》。

不过呢,其实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就已经雏形确立,可以说,发明“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其实是劳苦大众啦。

尤其是农民,口耳相传的节气歌,在传承过程中,节气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正。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国古代主要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的就是“日短至”。

而昼夜时间长短相等的,就叫做春分和秋分。

在以后的岁月中,二十四节气既指导着大家的生产生活,又在每个节气中逐步演化出各种对应的习俗。

让二十四节气,既有科学指导的意义在,又有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在。去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即使在现在也是有着比较强的气候指导意义的。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小墨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啦啦啦~~这是对小墨最大的肯定啦~

其他网友观点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是根据太阳历得来,太阳历是根据圭表的一年的影子长短而确定,具体如下:

1、一年分春秋。最早一年只分春秋,按太阳在圭表的投影,最长与最短点,确定冬至与夏至,以前太阳历,冬至就是一年之尾。

2、春秋分四季,把春秋的中间点按春分、秋分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3、四季分八节,将四季的中点分别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把一年分为八节;

4、八节分二十四气,每节时间均分为三气,一年共二十四气,称之为节气;

5、一年360天,每5天为一候,气候之说,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太阳历,可以参考《夏小正》,相传为夏代遗留之物候及农事历也,文极简奥,古老。

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中国人不讲神话,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观察自然,总结出来的。如果一定要安一个发明人的话,非伏羲莫属了。

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识字启蒙、语文教育等汉字产业,古汀汉字谷 独创的《人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法、快速识字、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古诗文理解等)】

汉字创新思维训练提升中小学生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读懂国学经典!欢迎关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获得哲学思维训练资料,请关注本头条号,私信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