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11套 共更新21019套课程

本文从两点来建议如何唤醒“赢”的方式

更新时间: 2022-01-27 14:10:47 点击数:

在从事了多年的企业管理顾问工作后,老胡的关注点从组织行为开始转移到了个体,帮助企业提升时的举措有效性往往取决于最高层的两三个人,如果他们不求发展、不求变,无论用多么合适的方法都是无法让组织真正受益的。

在邀请我担任企业顾问的企业里,必定是一把手想要“”,在行业里赢、在圈子里赢、在个人发展中赢… … 所以他们会请顾问来找自己和组织的毛病,并在陪伴式的合作中获得新的突破。

但对于多数企业,为什么总处于平庸的状态,每天盯紧数字目标来替代领导和经营管理,老胡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赢”的信念,即使团队文化氛围浓厚,但是否有“赢”的驱动,整个团队从上至下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想要赢的团队里,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样,有力地摆动着,主动地进行交互工作,主动预测市场和客户可能存在的问题,他们喜欢问题,更懂得利用解决问题来赢。

而缺乏这一点思想的团队里,一切都是被动的,工作很辛苦,问题总是接二连三地突然出现,总是那么让人措手不及,团队管理者与成员之间的沟壑越来越宽,虽然在有条不紊地工作,但能明显感觉到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

企业这个系统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对于赢的信念,请务必搞清楚,制定有挑战的目标、制定刺激的绩效管理制度、举办各种PK竞赛,这些并不等同于你想赢,真正的赢是一种骨子里的欲望,要去获得各种突破,不断迎接各种挑战,而不是被数字绑架。

因此,我开始把精力从组织变革开始转移到个人层面,要改变组织前提在关键的人。

无论企业高层,还是普通职场人,大多数对自己的现状表示“勉强接受”、“尚可”和“不满意”,但70%以上的人并不清楚自己该如何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状态,并非缺乏愿景(坦率地讲,太远的愿景制定并不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人,他们更需要一步步地实现,也许现在并不清楚未来可以实现到什么状态),而是内心里根本没有“赢”的信念,每天在忙碌工作,筋疲力尽,却没有时刻在“赢”的指导下,要知道“完成”和“赢”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要理解这一点的区别,你只需要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感受过两眼放光的感觉就知道了。

可能你会突然意识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主导自己,而是被聘用关系、制度和流程、社会关系、支付压力等在摆弄着自己的行为,被它们反客为主,一切还来得及,需要重塑“赢”的思维,来主控自己,让自己及所管理的团队焕发新的力量。

本文从两点来建议如何唤醒“赢”的方式。

第一, 具备危机意识

危机这个东西说起来谁都有,但往往说说而已,并没有当回事,更不用谈将其利用起来。

人们更多地在用“压力”来替代它。但如果你想在职场中去赢,那就必须要真正具备危机意识,审视自己是否沉溺当下而忽略不确定性,将脑海中的时间维度扩宽,从当下延伸到下一个阶段(可能是月,也许是年,因人而异),也许就会发现现在合理的做法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桎梏,也可能发现并没有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有所调整。

也许你会说,每天辛苦上班,丝毫不敢懈怠,就是因为担心危机啊。可是,这和具备危机意识是截然不同的,担心危机,却一直用同样的方式在运转,即使提升强度(加班、更多范围的工作等),也无法应对可能危机的到来,那些被“35岁危机”击倒的人哪一个不是在努力工作,哪一个不是每天早上把考勤当作头等大事的呢?

真正的危机意识在于因为可能的危机而进行主动调整,从而减少了危机的发生,虽然不可避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但能够以一种时刻准备着的姿态来面对。

其实我经常在想,未来的五年会淘汰多少人?会有多少人的发展空间被挤压成生存空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但太多的职场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自己按时按质完成每天的工作就会稳定下去,只要埋头努力就可以等待机会来临的那一天。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幼稚的想法,正如经典的那一句:“当时代要淘汰你的时候,都不会跟你打声招呼”

老胡最为担心的是那些原本可以有好的发展,却一直在某个水平上停滞的人,这在职场中会是相当大的比例人群,他们没有发展,我们的企业组织和社会就会少了许多发展的力量。

一位985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到不错的单位,经历了系统培训后开始承担某个岗位工作,他掌握了岗位所需的多项技能,并且不断用得越来越熟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也许是半年,也许只是三个月,他就会陷入一种千篇一律的状态,开始感到厌倦,这些已经耗掉了他每天的所有时间和精力。

他的脑袋开始变得机械,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还能怎么样更好?”,每天晚上回到家已经是八九点,他累得只想睡觉,明天还在无限地复制。

累积几年后,则会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开始步入中年危机。

这样的工作状态,你可能会给自己解释为太忙太累以致于没有精力去思考更多,更谈不上考虑危机。具有危机意识并非你要把工作停下来去思考,而是立足于发展来看待眼前的工作,在看似不断循环的工作中去寻找推动发展的“原料”,并且在精神上有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社会环境、技术发展等的变化可能是渐进的,也可能会是突变的情况,没有意识到变化并有所准备的人就必然会出现“危”,而有所准备的人则会看到机会。

正如《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所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赢,并非一时一刻,人生没有走完谁也无法谈输赢,因此你必须把时间维度打开,居安思危是一种持续去追求“赢”的状态,会让你开始主动去寻求改变,始终是一种向上的姿态走在职场道路上。

第二、突破自我界限,才可能赢

职场如战场,很多人已经忽略了这一点。

战场形势变化莫测,但勇敢冲锋的战士可能最终会站上高地,而只求自己安全,挖个坑自己躲在里面力求安全,或者畏畏缩缩躲在后面的兵往往却是死得最快的。

从小听一些老兵讲故事,他们说在战场上,那些炮弹、流弹总是会找胆小的人,会砸向那些躲在避弹坑里的人,这让我想到在职场中似乎也是这样的景象:人们似乎就像在不断地给自己加筑防御工事,把自己待着的这个地方构筑得固若金汤,以至于在听到“冲锋号”的时候因为挖得足够深导致爬出来都困难,这样的人是被自我保护给局限起来了。

要想赢的人,就必须突破自我界限,这突出表现在信念强度专业局限两个方面。

首先,很多人不会承认自己不自信,但可以问问自己,内心真的想赢吗?坚信自己可以达到某种高度吗?想和坚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曾经听一位年轻的同事谈自己的梦想,她希望自己以后有个高富帅的老公,住在宽敞的房子里,阳台上种满各种花花草草,她的格言就是:“我负责美貌如花,老公负责赚钱养家”。

画面很美,但只是所想,并没有采取任何朝此方向努力的行为,哪里去找到合适自己的高富帅老公?凭什么赢的对方的喜爱?自己的体型有过管理和修炼吗?… …

事实上,她没有社交圈,更不愿意锻炼,最享受的是晚饭后躺在床上刷手机。

应该说,她其实从来没有在内心有强烈的信念认为自己可以赢得那样的生活,不去行动的话都是借口而已

梦想很重要,但只对那些想赢的人起到作用。

其次,关于专业局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并力图在专业上达到更高的水平来在职场中得到认可,但我们对比了诸多职场发展上表现优劣的人士之后发现,仅靠专业往往并不能让人获胜。这可能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从某个专业开始迈入职场的,无论是营销、研发、人力、商务,还是行政。

但事实就是如此,你会发现职场对人的要求愈发多元化了,做研发的需要懂得市场需求分析,做生产管理的得懂一些心理学,做人力的得对市场经营和产品有所了解,做销售的得懂点财务知识… …

只要你想赢,就会自然去打开自己的能力樊笼,谁定义搞生产和研发的就一定情商不够呢?谁规定营销人员就不能是产品专家呢?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其实是要融入更多的元素来帮助专业在组织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最近很火的《打胜仗》一书中,宫玉振博士写《成吉思汗如何打造超强战斗力》提到蒙古帝国的诞生和强大的学习能力分不开。

从专业上来讲,蒙古军队以骑兵为主,擅长野战,不擅长攻城。后来在对中原用兵的过程中,蒙古军队的最大收获是学到了中原地区的攻城技术。蒙古军队为了弥补自身攻城能力的不足,凡攻占一地,对于被俘虏的工匠都给予特殊的优待,将他们集中起来专门制造兵器战具。金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曾经说:“蒙古之所以常胜者,恃北方之兵马,资中原之技巧耳。”

做专业的事,却又要打破固有专业的局限,本质上是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根据环境的不同、所遇问题的不同、事物的发展阶段不同而去进行学习,绝不能抱着自己已有的优势去面对未来的所有情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