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399套课程

流量被媒体卡了“脖子”,投放的优化师当然希望后端的付费转化和复购越来强越好,这样相对容易做增长获量

更新时间: 2021-10-19 11:13:10 点击数:

最近接触了一些单子,有些单子的情况正好能说明标题所要讲的内容。

比如有个单子这样。

客户的投放执行人被公司要求用户注册成本必须是5元,在这个价格上多多益善。

但实际上该产品所在行业被各个媒体都打了一定的利润“标签”(本身利润不低),这个成本只有达到一个中下消耗水平的时候,通过媒体赋予的一些权限才能暂时达到这个成本水平。

一旦继续放大投放,成本则会跟着水涨船高!

此外,即使不是媒体的规则所限制,新增用户达到一定程度,成本必然涨起来这也是客观事实。

既然流量被媒体卡了“脖子”,投放的优化师当然希望后端的付费转化和复购越来强越好,这样相对容易做增长获量。

但是公司的老板则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毕竟希望通过一定预算下获得更多用户,从“我就要”这个角度下达指标,至于后端的付费和复购的问题是运营和产品部门的事,不用投放去操心。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

a、流量依靠媒体,媒体卡脖子计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个是很难改变的事实,谁让人家“有量就是娘”呢?

b、投放只能背着一个难以实现的任务去执行,在这个过程中给出一些建议无法得到满足;

c、老板采用分拆每个部门的kpi方式进行管理,中间缺乏业务负责人进行整体的串联,以及对市场竞品的了解,或对这样的局面进行针对性的破局。

以上abc的这些情况,如标题,也是目前很多公司存在的通性问题。

事实上,很多公司面临流量的难题是类似的,都是通过买流量的方式来进行获客,最终通过强变现能力获取的收入高出流量成本、人力成本等综合成本后获利。

所以,必然有竞品的公司采用了一些办法进行破局,在竞争中处于不倒之地,甚至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而这就是需要有“擅长的人”去干这样的信息获取的事情,并且还获取的比较全面,同时还能对市场上的各种信息进行重新的再梳理和提炼。

比如,针对上面的案例,我给出了部分建议:

d、是可以通过多包方式、多账户、多渠道进行均衡式获客(信息流多账户),可以让成本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较低的水平;

多渠道还包括各种中长尾渠道,比如cpa渠道、比如现在开始起来的一些特定行业的私域流量、比如抖音快手内容账户进行的二筛特色用户,比如......

e、行业内有产品的在用户注册到付费的转化率高达20%,远高于他们目前的转化水平,这个可以深度去研究竞品,当然先需要知道哪几个竞品做到这样的程度,这种打听本身就有方法,不难;

f、在付费转化的手段使用后,怎样在复购上面进行一些手段的考虑,这个需要提前考虑后,在后续变现上进行快速测试,因为这块要么参照竞品,要么是自己能在别的产品上得到借鉴后,快速测试;

要么采用捆绑服务收费的方式;

要么采用人性增值服务的方式;

要么采用意犹未尽收费的方式;

总之,借鉴和思考总能有提升收益的手段。

所以需要老板从“我要”能先自己下场或安排“合适的人”牵头,给出有效信息和解决方向,然后再给到不同部门去分拆指标执行,这样才能更加有效,也符合“方向选择大于努力”的说法。

千万别指望找一个人去负责项目,然后再需要下面的其他人去找出有效信息,这往往最后大多是不靠谱的结果,也侧面说明项目的负责人本身是不合适的,不具备外部信息获取和梳理的能力。

讲这个案例,也希望大家知道:

1、流量成本水涨船高,并且只会越来越贵;

2、破局比仅仅去压低成本获客更有效,要知道流量还有“往往越贵,用户质量越好"一说,单看成本的话市场上肯定可以倒腾来一堆这样的用户,但没用啊;

3、望能给优化师们缓解压力,希望在投放中也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能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公司,不再仅仅只能埋头投放和死扛获客的KPI,最后又不得不成为“背锅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