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老铁”打新快手:快手IPO依旧难言666?
近日有媒体爆料,在快手即将上市之际,字节跳动一部分员工,组成了300多人的炒股群疯狂打新快手。
我们先来普及一个概念,什么是打新?其实就是用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如果中签的话,就买到了即将上市的股票。
用更通俗点的例子就是一个人肚子饿了,眼瞅着快到饭点了,于是他去一家生意火爆的饭店提前定个餐。
字节员工这次之所以引人关注,主要是抖音和快手的竞品关系。相当于你的工作单位本身就是一家生意火爆的饭店,竞品那边推出新菜品了,你跑到竞品那边下单冲销量,说难听点就是帮友商摇旗呐喊,这能合适吗?
全民自媒体与全员公关能力的不相匹配"公关不只是公关部的事,而是整个公司的事。"这句话不知道被多少企业家翻来覆去的讲,企业公关边界在模糊化,可即便如此到现在依旧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只不过很多时候这不是其它部门员工的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以这起字节员工打新事件为例,字节员工组织的着那么深,私下拉群,不敢露出快手二字,在全员公关态度上算是谨慎了吧?可即便如此还是被曝出发酵,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全民自媒体时代与全民公关能力薄弱之间的供需不匹配。
所谓全民自媒体,不是说所有人都去干自媒体,而是所有人都有了很强的自媒体意识。被公司坑,员工会匿名去脉脉吐槽,一经发酵,可能就是一场危机公关。其它的,购物买假货、物业不负责等等,各种事都可以拿到互联网上吐槽,找专业媒体、自媒体去爆料。互联网江湖团队就经常收到粉丝的投诉、爆料,现在维权、爆料的门槛非常低。
而与此同时,每个人又是多重身份,你是消费者的同时,可能也是服务者、员工,也面对着全民自媒体化的监管和约束,可很多人却并没有这么一个最基本的公关意识,或者说公关能力。
前段时间,小米某高管说小米用户是屌丝,背后的本质与字节部分员工打新快手是一个逻辑。互联网行业的职场距离公关圈最近尚且如何,其他行业全民公关意识更是薄弱。
当然了,从公关传播的角度来看,对手薄弱的全员公关能力有可能为自己创造营销机会。
此次字节员工打新可以被快手公关划至竞争对手失误,属于市场环境中蕴藏的机会,有借势的可能。竞品公司打新自己?对手都认可自己,为何不借机宣传一波?
字节的员工帮着快手摇旗呐喊,具备传播的"附着力",具备话题性,可以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吃瓜群众们能不兴奋吗?当干柴遇上烈火,舆论"自来水"开始奔涌,各大微信群被疯狂议论,转发。快手公关只需稍加推波助澜,就能给自己在舆论环境上适当的造势。当然,也不易用力过猛,容易被人当做小题大做,毕竟这件事只是具备一定社会话题性而非什么大的公关失误。
群体收益需求与职场身份立场的冲突虽说打工不是把命卖给了公司,但是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要懂的。自家员工纷纷组团买起对手的股票,这说起来恐怕多少会让老板脸上挂不住。
反映到本质,就是字节跳动员工群体收益需求与自身职场身份立场之间冲突,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此前发生过的一个类似的案例。
前几年的电商节,某公司员工在友商上平台下单被公司处分,这件事在网上也是吵的沸沸扬扬。你想想看,这边战友们都在浴血奋战,打得正热闹,你却跑到友商平台下面下单,给对手的GMV做出贡献。这不是灭自己威风吗,助长他人气焰吗?
员工可以去友商平台下单,但是送货地址你得送到家,别送到公司。被领导、被同事看到,总是有些不太好。
职场中人,有些行为虽然不犯法,怎么选择也是自己的自由,但是有些不合乎人情世故的行为还是尽量少做。
回到这次字节员工打新这件事,友商IPO之际,作为员工可以看好,想借机炒股挣一笔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你可以私下看好,自己提供信息让家人或者朋友去搞,不要内部抱团看好。
其实,这种看好友商的事,在业内也是见怪不怪。阿里和拼多多的竞争这么激烈,可阿里某高管也间接持有拼多多不少股票。注意,人家是间接,这就是普通打工人与高级打工人的一个显著区别。
事实上,很多员工在工作上会保持坚决的立场,但生活中本人真实想法却很难说。
就比如一些公关,白天在公司做着不看好竞争对手的传播,晚上下班回家可能自己也用对手的产品。在互联网职场圈其实比许多其它领域更信奉"六度人脉关系理论",今天是对手,明天可能就是一家人,员工之间互相流通很正常。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看不顺眼,但这与员工自身无关。平时不显山漏水,可一旦有可能通过对手赚钱或者自己跳槽的时候,自然就会表现出来。
只不过有些时候还是要顾及一下自己的身份立场,毕竟没有一个老板喜欢看到自家员工围绕对手转,这其实是对职场情商的一种考验。字节员工此次集体打新快手被曝,其实也给其它互联网公司员工今后遇到类似情况提供反面教学案例,吸取字节员工的教训。
回归"打新"初衷:快手股票真的稳赚不赔?字节员工打新快手这事,网上有这么一个声音:最了解你的不是情人,而是敌人。
这句话其实说的不错,但在互联网江湖 (VIPIT1)团队看来,与其说是看好快手,不如说是更看好短视频赛道。
对于字节乃至所有公司的基层员工来说,其实是掌握不了太多友商方面的核心机密,就是有,也是道听途说。字节员工对快手的了解绝对不如抖音更全面,眼看着一个公司的抖音部门待遇那么好,在老板面前那么长脸,不自觉的这种好感、这么羡慕是会转移到友商身上的。加上短视频赛道的火热大家都能看到,想要借机"打新"也就无可厚非。
另外,最核心的一点是,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热门公司很少破发。机构也有强烈的护盘的意愿,所以参与这类公司打新被认为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从这个核心短线操作层面上看,这几百人是不是字节的员工,意义已经不大了。说不定等字节跳动上市,快手员工也纷纷开始"打新"。
只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快手股票,就真的是稳赚不赔吗?近日,经济日报就给快手一片欢天喜地的上市氛围浇了一盆冷水。
1月28日,经济日报发表题为《上市在即的"快手"仍需闯关》一文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手的风险一直都在,面对已经成为红海的短视频市场,快手目前的差异化竞争还没有形成绝对优势。所以,对即将上市的快手而言,上市仅仅是个起点。在具体问题方面,文章主要针对提升内容质量、打击直播乱象以及扩展差异化优势这三个方面。
确实,仔细想来快手并不是无懈可击,这三个问题也确实是快手长期存在的问题。
内容质量方面,快手似乎一直未能摆脱"土味"标签。
土味其实是中性词,可能意味着自然、接地气,但有时候意味着内容低劣。因为内容问题,快手负责人早在2018年就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及属地管理部门严肃约谈。人民日报也曾发表题为《除了道歉和删除,"快手们"还应做点什么?》的文章,称短视频软件虽然一直在整改,但效果似乎差强人意。据天眼查APP检索显示,在司法解析一栏中,以"侵害录音录像制作者权"为案由的纠纷最大。内容版权问题相对突出,也似乎折射出了快手内容生态存在的弊端。
而直播方面似乎也有非常明显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辛巴销售假燕窝"事件,也让大众对直播带货这一新形式产生审视和质疑。而且这起事件过去时间不久,这会不会对快手上市产生影响呢?现在谁都无法确定,但考虑到辛巴在快手的地位,这种担心或许并不多余,此前斗鱼因为卢本伟和陈一发错过上市契机就是前车之鉴。
而在直播内容上,偶尔看过一些快手主播PK,小沈龙与四川可乐对骂,刘二狗与一龙对喷还约了线下打拳,类似于这样主播与主播PK骂架的非常多。坊间流传都是剧本套路,可编剧本搞噱头没什么,但一些用语确实让人听不下去,靠这些骂街式的内容维持人气真的能长久吗?直播带货的草莽之风在这种剧本式PK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失格。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或许会影响一些投资人对快手的价值评估。
在差异化优势方面,经济日报文章称,快手的业务逻辑主要是关注下沉市场,但这个差异化优势并不明显。
差异化,往往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常也是市值拔高的关键点。快手没有建立绝对优势的快手,这或许也会成为影响投资人判断的不确定因素。
而在成长性上,商业化会是投资人的关注点。招股书显示快手一直在亏损,2017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的前九个月,快手净亏损分别为200.45亿元、124.29亿元、196.52亿元及973.71亿元。而快手电商给大众的认知其实刚刚起步,究竟它能长多大目前很难得到一个明显的论调。此外,从"人带货"到"货带人",快手能否摆脱"家族"影响?我们只能把答案交给时间。
此外,企业有纠纷诉讼很正常,但对于即将上市的企业,诉讼纠纷如果过于多这或许会让资本市场投资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就快手而言,我们在天眼查APP上可以看到很多开庭公告,数量高达404条。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被忽视,因为它们或许也有可能成为影响快手价值评估的负面因素。
从这个维度来看,字节员工"打新"快手,并不意味着快手就真的稳赚不赔。凡事皆有例外,当初小米上市也被人看好,可开盘即跌破发行价,对于明星公司上市这件事,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理智看待。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打算买谁的股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已经被人说烂了的话其实才是最实在的。
所以,奉劝诸位,别跟字节员工学打新。
-End-
【转载说明】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admin@mail.1000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