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184套课程

清朝亲王级别会享受什么待遇?

更新时间: 2021-09-19 09:48:24 点击数:

过去的王朝时代,能被冠以亲王封号,都是那些地位显赫的人。当然,不同朝代也有不同。有的亲王加封为地方藩王,掌握实权。有的得到财富、土地,却没有实权。清朝的做法,跟其他朝代有很大不同。亲王们可以掌握实权,镇守地方,却没有直接的封地。

除了那些蒙古亲王可能会回到本地,其余基本都住在北京。而且,清朝的亲王不只是封号,还是爵位。它的全称是和硕亲王。这是满语汉译后的称呼。最早起源于皇太极称帝时期。皇太极在关外称帝后,将宗室定为九等。“和硕亲王”位于第一。

皇太极的做法,极大改变了努尔哈赤时期的惯例。努尔哈赤时期,最高的爵位是贝勒。贝勒极为极高,仅次于大汗。可以左右大汗的决定。这种做法,极大程度提高了皇帝的地位。

在当时,被加封为亲王爵位的,都是立下功劳的宗室。皇太极时期,创建基业基本还是要依靠爱新觉罗氏的力量。加封他们为亲王。可以鼓励他们奋勇向前,敢于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对于军队战斗力,有极大的提升。

而且,这种爵位还是世袭罔替的。对于宗室内部来说,吸引力极大。把爵位划分为不同等级,也可以方便皇帝定下严格的规矩,让他们听从号令。因为分封爵位的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如果办事不力,就不会得到爵位。通过这种办法,清朝提到了宗室的凝聚力。

清朝亲王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通过这种立下功勋被加封的。他们的范围,也都是局限在宗室内部。有一些,甚至得到了世袭罔替的权力。皇太极定下的这套宗室封爵的制度,其实仍有漏洞。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修改,直到乾隆时,才趋向完整。

也是在那段时期,出现了“八大铁帽子王”的说法。他们的爵位可以世代传袭。而且,拥有极高的俸禄。亲王每年俸禄一万两白银,五千石白米。

这是明面上的收入。暗地里又有不可知的贿赂。晚清时的庆亲王奕劻仅在银行的存款,就有712.5万英镑。其余财产又不知有多少。

在亲王去世后,还会得到谥号。这是过去一种极高的待遇。一般大臣都得不到。谥号会根据亲王一生的评价,各有不同。

当然,这种做法不是没有弊端。如果这种分封爵位的权力落在其他人手中,就极为考验宗室的忠诚度了。这种忠诚度,往往经不起考验。宗室内部为了争夺地位,常常不择手段。

顺治时期,皇帝跟多尔衮争权。多尔衮大权独揽时,王公大臣对皇帝的遭遇,大多默然不语。宗室内部中的尼勘、博洛,甚至投靠多尔衮,换取亲王的地位。

同样的,因为亲王极高的地位和特权,让他们完全无法得到约束。除非是他们愿意顾及自己的名声。否则,即便亲王为非作歹,也不会受到太多惩罚。最多是皇帝的斥责。

比如前面提到的庆亲王,他收受贿赂的事情,已经是朝野公开的秘密。可是,因为慈禧认为“看来看去,还是他贴心”,所以长期稳坐军机大臣的位置。

除了那些因为功劳加封的亲王,还有皇帝的兄弟、儿子、女儿,也都是和硕亲王等级的爵位。而且,因为跟皇帝的关系特殊。所以地位也可能会更高一些。

晚清恭亲王訢,他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兄弟。在咸丰朝崭露头角,到同治、光绪时期掌握大权。这些人同样享有同等的权力。

这些亲王在过去不仅不用纳税,朝廷还要拿出很大一笔钱来养他们。逐渐成为一种巨大的拖累,却难以摆脱。因为皇帝还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其他网友观点

清朝对宗室爵位进行了详细划分,一共十二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其中,只有亲王和郡王,有资格被称为“王爷”。

亲王和郡王,一字之差,虽然都是王爷,但他们的待遇和地位相差很多。

先看待遇。

清朝立国之初,就充分吸取明朝的经验教训,没有将皇子们分封为藩王。所有的亲王和郡王,都在京城居住,没有经过皇帝许可,一律不得擅自离开京城,相当于将他们“圈养”起来。既然是“圈养”,就得由朝廷提供俸禄。

亲王和郡王的俸禄标准分别是多少呢?

一位亲王每年能拿到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一位郡王每年能拿到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这就是说,亲王俸禄是郡王俸禄的2倍。

此外,亲王和郡王的长子,也有一份俸禄。亲王的长子,每年能拿到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郡王的长子,每年能拿到俸银3千两,禄米3千斛。前者依然是后者的2倍。

显而易见,郡王的俸禄,甚至还没有亲王长子的俸禄多。

再看地位。

亲王是最高等级的王爷,在朝廷里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郡王的级别次于亲王,在朝廷里的地位又低了一等。

亲王能够得到许多郡王很难得到的东西,比如世袭罔替,即所谓的“铁帽子王”。

明朝时期,所有王爷的传承都世袭罔替,一代一代传下去,以至于后来王爷爵位泛滥成灾。清朝时期,朝廷对王爷爵位的传承进行严格限定,是世袭递降。如果父亲是亲王,爵位传袭给长子时就降一个等级,为郡王;如果父亲是郡王,爵位传袭给长子时也降一个等级,为贝勒。以此类推。不过,一般递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便不再递降。

朝廷在世袭递降之外,还规定了世袭罔替的情形。享受世袭罔替待遇的王爷,父亲是亲王,爵位传袭给长子时依然是亲王。父亲是郡王,爵位传袭给长子时还是郡王。可是,世袭罔替作为一种特别的待遇,只赐予对国家立下战功或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有清一代,王爷何止成百上千,可享受世袭罔替待遇的只有12人。他们才是真正的铁帽子王。

在这12大铁帽子王中,亲王有10位,郡王只有2位。由此可见,郡王获得世袭罔替待遇之难。

亲王在朝廷里的影响力,也远非郡王所能够相提并论。

清朝晚期,朝廷里先后出现了几个颇有影响力的王爷,他们分别是恭亲王奕訢、老醇亲王奕譞、第二代醇亲王载沣和庆亲王奕劻。他们要么在朝廷里担任领班军机大臣、领班总理衙门大臣,要么掌握着海军衙门等核心部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到晚清历史进程。

这时候,郡王们都在哪里呢?他们很少在朝廷里担任要职。就算列入12个铁帽子王之列的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也在朝廷里没有什么话语权。不过,这也好,正可以避免卷入权力漩涡,波澜不惊地躲在王府里过着他们的小日子。

其他网友观点

清朝的亲王,首先讲数量是不多的,局有关资料统计清朝亲王大约37人,其中世袭罔替的亲王10人,其余27人为世代递降的。

在清朝,亲王的待遇怎么样么?

首先说说收入:1、固定收入,按照清朝的规定,亲王级别的王爷,每年固定收入1万两白银,郡王级别的每年5000两。这在当时已经很高了,要知道清朝的一品大员,当时每年的俸禄才只有100两!清朝的王爷的俸禄比一品大员高了50到100倍。要说大概合计现在多少钱,清朝的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100斤粮食或者400个鸡蛋,普通老百姓一个月收入3两银子,估算下来,一两银子大概是现在人民币元400元到500元左右,所以亲王一年收入400到500万人民币。

2、额外收入,包括大小官员的贿赂、皇帝的赏赐、自己的庄园、商铺、,需要注意的是,亲王的买卖是不交税的。

其次,重点讲一下待遇

1、住房:古代住房是有规矩的,在宫殿的要求上,亲王可以拥有正殿为七间,后殿五间,正门5间,在布局上,正门与正殿后殿都是处一条中轴线上,通常我们将皇帝称为九五至尊,九五数是只有皇家才可以用,亲王要比皇帝低一档,因此他们的府邸就用七五数。除了中路这些主要建筑外,东西两侧翼楼各9间,神殿7间,后楼7间,还有东西侧是五进七进的四合院落。后面有专门的寝宫,花园这些标配,花园虽然不如皇家园林那么大,但也小不到哪去。放在现在,那就是行政中心的超级豪宅,而且宅院里还有独立大花园,池塘,假山等美景,活脱脱一个娱乐休闲度假圣地。如果拿现在的面积算,睿亲王的王府根据记载,宽应该有96米,大概长123米,总共算下来应该有11808平方米,而恭亲王的府邸面积达到了59400平方米。郑亲王府也有43968平方米。而愉郡王府则有44500平方米。

2、出行:从人数讲,八抬大轿、从数量上讲,2顶轿子,一顶敞轿,敞轿为木质,此外敞轿的伞盖、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驾车的把手可以涂上红漆,用金片装饰。一顶暖轿,轿子可以用银顶,用金黄色的车帷子,用红色的幔幕。在仪仗上,出行则只能用1把曲柄盖,4把红罗伞扇,4根立瓜,4根卧瓜,2根骨朵,4匹马,前面10人,后面6人开道。

3、穿衣戴帽:清代亲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龙袍,亲王的朝服的颜色只能用土黄或者暗黄,不能是明黄,而龙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不能是升龙或者正龙。亲王朝服的下摆也绣有“海水江涯”。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亲王的服制朝冠和皇帝一样,有帝王所使用的冠冕,只是皇帝的冠冕是十二旒,而亲王和皇太子的冠冕是九旒。

4、吃:这个最复杂,当然亲王有钱,拥有自己的一大堆厨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5、娶妻:亲王可以有嫡福晋1为,侧福晋四人。

6、佣人:这个也不一定,但是固定的是皇帝派来的警卫是36人,还有太监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