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14套 共更新21213套课程

轻松筹是真的吗-轻松筹靠谱么

更新时间: 2021-09-18 19:04:45 点击数:

文|AI财经社 陈畅 倪萍

编辑|阳一

9月14日晚,社交众筹平台“轻松筹”传出裁员消息。网传@媒体人伟子 在社交媒体发文称,13日“轻松筹突然暴力辞退几千员工,工资没发,赔偿没谈,连个辞退原因都没说清”。该博主还称,“轻松筹”作为全国顶尖筹款平台,曾请来吴京、孙楠等众多明星宣传,现在却闭口不谈员工的工资和赔偿问题。轻松筹方面向AI财经社表示,该微博内容与事实不符,且微博中显示的合同截图里,签署合同的是“宁波魔小方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与轻松筹主体没有联系。目前,该微博已删除。

作为2014年成立的国内第一家社交众筹平台,轻松筹曾获得腾讯、IDG等明星机构争相投资,旗下“轻松互助”最高达到6000万用户数量,整体规模仅次于相互宝与水滴互助,公司还曾传出上市打算。

但互联网保险的高速快跑模式已放缓。随着前不久,银保监会在行业内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互联网保险业开展了集中整治。轻松筹涉及诱导销售等业务违规现象也被媒体报道。2020年11月轻松集团前CEO张科离职后,在2021年初,又传出轻松集团联席CEO钟诚离职的消息。

轻松互助已关停

公开资料显示,轻松筹成立于2014年9月,其首创大病救助模式,提出为求助者提供高效、透明、便捷的筹款渠道,使得其仅在成立1年后就收获了1000万用户。

公司也迅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2014-2017年,轻松筹先后获得IDG资本、腾讯资本、同道资本、德同资本等多轮融资。有了资金支持后,轻松筹不断扩大业务,在2016年底开始从事保险业务,取得保险经纪牌照后,在2016年底正式上线“轻松保”。

据公开报道,截至2019年12月,轻松筹全球用户超过6亿,筹款总额超过360亿元。在这一年,轻松筹更名为轻松集团,业务范围覆盖轻松保、轻松互助、轻松筹、轻松公益、轻松健康五大板块。

从众筹起家的轻松集团的业务板块中,众筹、互助是主要获客引流的业务,吸引来的流量则导入保险业务,实现商业化。

2020年9月,轻松集团的一则招聘要求发布,也显露出公司的上市野心。招聘中的岗位为公关负责人,年薪最高为70万元,该岗位工作内容中包括“全面参与上市筹备公关工作,参与制定整体方案,并负责推进实施”。

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对于网络互助平台的监管力度日益加强。银保监会打非局曾专门撰文指出,野蛮生长的网络互助平台本质上具有商业保险的特征,但处于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且头部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

2021年3月24日,轻松互助宣布正式关停。当时,根据最新一期均摊公示显示,轻松互助的均摊人数高达1734.8万。

可观的流量流失后,轻松集团的主要导流业务目前只有轻松筹。在互联网保险市场趋于饱和、发展新用户的难度加大,轻松筹肩上的压力也“不轻松”。

在轻松互助关停前的2020年年底,轻松集团CEO张科、轻松筹创新增长中心总经理莫子皓相继离职。年后,轻松集团联席CEO钟诚离职。

至于离职原因,在张科离开后,轻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杨胤在公开信中曾表示,张科与目前轻松集团的商业模式并不匹配,更加希望专注于保险的他选择离开,或许是对双方都好的选择。

互联网保险业务一度主要靠地推获客,公司业务员经常出没各大医院,寻找具有潜在消费能力的筹款用户,并帮助他们完成一系列的筹款和发布的任务。但张科和钟诚均是来自于传统保险公司,“跨界”到互联网保险平台轻松集团,显然容易“水土不服”。

但经历了高管变动、轻松互助关停后,轻松集团若想“上市”,是否还会顺利?

如何端平“公益”与“生意”这碗水

轻松集团的五大业务中,轻松筹的口号是“轻松筹爱心筹款平台,免费帮您筹到救命钱”。目前,随着轻松互助的关停,在引流入口上,轻松集团只有轻松筹这“一条腿”。但在“公益”旗帜下,尤其是从下沉市场获取了庞大用户规模后,轻松筹一直面临公众的一个疑问:那就是平台如何端平“公益”与“保险生意”这碗水;人们善心参与轻松筹,但最终流量却被导入了保险商城,成了企业商业变现的对象。

不止一位关注轻松筹公众号的用户反映,自己曾收到标题为“您已被加入感谢名单”的推送,第一反应是自己帮助过的人感谢自己,但打开发现,却是一组轻松保广告。

(图:相关App截图)

有收到过广告的用户表示,随便点进去一个600万元医疗险链接,跳出来的即为投保页面,显示“您即将进入投保流程”。至此,用户称,才明白这是轻松筹的“套路”,引人注目的标题只是引其点进去投保的幌子,至于里面的内容与标题无关。

(图:相关App截图)

而在部分用户看来,轻松保本身也隐藏着部分销售误导、诱导销售问题。

在“轻松保严选”公众号,打开标题为《紧急通知:免费领取25万新冠肺炎保障!》《收到一笔600000元五一出行保障,请查收>>》等文章,点击里面“领取”按钮,跳转页面中赫然有“600万医疗保障,首月1元”的宣传。

(图:相关App截图)

《[中奖通知]您可免费领取一次600万健康保障>>》文章里,则更为直接地显示老年防癌险、年轻保、全民e保·百万医疗险、太保·600万医疗保障等,均为首月0元。

(图:相关App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北京银保监局也已出台整治北京地区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的征求意见稿,要求各保险机构应全面停止在北京地区发布存在过度营销、诱导消费问题的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广告。

其中明确的一条就是,所涉违规广告包括但不限于“首月1元”、“1元升级”、“免费赠险”、“实物抽奖”、“限时停售”等内容,以及存在广告标识不清晰、关闭按钮不显著、整屏诱导点击等问题的广告。

文件并未指出具体的保险经营机构,但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轻松保在官网中多有“1元首月”的宣传字样。AI财经社发现,目前价格已经调整,但仍有“保费最低1元起投”的描述。

(图:官网截图)

关于轻松保的投诉多达233条,涉及诱导消费、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投保等问题。由于轻松筹、轻松公益与轻松保存在流量交叉的可能性,如何防止用户信息泄露或不正当运用,也成为轻松集团合规经营的考量重点。

(图: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卖保险”营收萎缩,业务面临监管风险

今年5月,水滴公司赴美上市,在2019年也已经完成集团化的轻松筹,却仍然困于融资失利。两相映衬下,轻松筹增长乏力的困局更加清晰。

公开信息显示,轻松筹最近一次的融资还停留在2017年,投资方为IDG旗下成长基金、德同资本、腾讯投资、同道资本,估值4亿美元。去年,市场曾传闻,轻松筹将开启新一轮融资,融资额约为5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间,公司估值在10亿美元。不过,D轮融资的传闻并没有等来后续。

据悉,C轮之后,轻松筹并未停止寻求融资的步伐。2019年,曾传出众安保险计划投资8000万美元的消息,此后传言中的投资者变更为阳光保险。进入2020年,D轮融资甚嚣尘上,但这些接触都没有带来实质性进展。而轻松筹对资本的渴求可见一斑。

轻松筹融资未果,在业内人士看来,或也与其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有关。

自2016年上线以来,轻松保的销售额一直未能完整披露。去年年初,轻松集团发布2020年1-2月的保费收入细节,称其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0倍。对于这一说辞,业内曾有人估算,按照轻松保此前披露的2018年2月单月超3亿元的保费收入为基准,“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0倍”意味着轻松保前两月保费收入至少在30亿元以上。

不过,根据投资圈流传的数据,2020年1-2月,轻松保合计保费收入仅约为2.8亿元,而水滴保的同期保费收入为24亿元。这也透露出,轻松保业务下滑明显,1月和2月的合计保费收入不敌2018年3月单月保费收入。

但即便是“卖保险”,轻松集团目前也已感受到了监管压力。

兴起之初,轻松集团构建了“众筹+互助+保险+健康”的业务闭环,期望实现流量转化最大化。然而,随着其保险业务增长乏力、互助业务关停、众筹声誉面临考验,环环相扣的链条也可能成为诱发风险的多米诺骨牌。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